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油价下跌暗显新定价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09:44  北京商报

  在国际油价不断下跌近一个月后,中国成品油市场价格终于出现松动。

  国家发改委决定,自昨日(14日)零时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昨天凌晨,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由每升5.09元下降到4.90元。这是自2005年5月23日油价上涨4次后的首次降价。

  相关专家分析,此次油价下跌是我国已酝酿了8年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即将出台的一个强有力信号,同时也将迎来该机制出台的最有利时机。

  油价下调后仍高于国际价格

  本次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降幅仅为4%。而相比同期的国际油价已经下跌了近26%。

  在媒体对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争相报道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终于决定,自1月14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在近5个月的等待后,中国油价终于“联动”。

  然而记者了解到,国内220元的降价程度显然与疯狂跳水的国际油价不能同日而语。

  1月11日,国际油价降至每桶51.9美元,这是2005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纽约期货市场甚至一度跌至每桶51.8美元,是近19个月以来最低的价格。前天收盘报每桶51.88美元,跌幅2.4%;伦敦期货石油价格跟随下跌至51.7美元,跌幅3.8%。有专家预期,价格将很快会跌穿50美元。

  从去年8月开始,国际油价开始下跌,从每桶79.85美元一路跌到12月初的60美元,在岁末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更是从每桶约60美元跌到52美元左右。近一个月来,跌幅达到13%。目前国内现行的油价是基于国家油价每桶70美元时制定的。

  去年3月和5月,国家发改委曾分别将国内成品油出厂价每吨上调300元和500元,合计涨价达800元。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国际油价维持在70美元附近。

  在我国逐渐加强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尝试中,存在跟涨快、涨幅大,跟跌慢、跌幅小的现象。相关官员指出,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时候,我国油价的上涨幅度远比国际上要小得多。

  去年年底时,北京地区的93号汽油价格约为6200元每吨,零售价格为5.09元/升。调整后的批发价格降低220元。如果按国际价格下调比例来看,我国汽油的批发价格应在每吨4600元左右,与实际降价后的价格相差近1400元。相关政府部门的研究专家这样解释,国内与国际油价存在一个月左右的时滞,并且从汽车消费的增长势头来看,居民对价格的承受力并没有受到挤压。

  现行定价机制形同虚设

  现行成品油定价方法存在一个月的滞后,“之前几次成品油价格的上调都没有严格按照现行机制来调整”,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说。

  目前,我国的成品油零售价格具体的制定方式是:选取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再加权平均后制定。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每个月上涨幅度超过8%,发改委就可能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再加运费,制定出相应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由于存在一个月的滞后,也被称为“一个月跟踪法”。在具体执行上,发改委会根据相应时期的社会总体物价水平,考虑社会承受能力,最终综合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做出选择,多数情况下的选择是不上涨,或者少上涨。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滞后往往不止一个月之多。

  “之前几次成品油价格的上调都没有严格按照现行机制来调整”,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说。最为明显的一个例证是,2005年下半年席卷整个华南的“油荒”中,发改委干脆停止调整油价,任由国际油价的高涨,国内油价始终“按兵不动”。

  实际上,8年间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历了3次调整。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汽、柴油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原国家计委按进口完税成本为基础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零售中准价,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并在上下浮动5%的幅度内确定具体零售价。尽管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定价相比这是一个重大跨越,但上述方案有一个致命缺陷:任何油品供应商甚至是消费者都可根据固定的公式算出下一个月的油价走势,价格过度透明导致了国内油品市场上过度的投机炒作。

  从2000年6月份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参考的只有新加坡市场的油价。从2001年11月份起,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第三次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即为国内现行的定价机制。

  第四次定价机制改革蓄势待发

  商务部在本月底将召开由各部委及三大石油巨头等在内的全国石油市场管理工作会议。业内人士认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极有可能在本次会议后出台。

  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最显著的弊端之一,就是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与之形成“倒挂”。与国际接轨、形成市场化定价机制,无疑是仍未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据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介绍,去年3月份发改委曾经制订过一套改革方案,但不知何故没有执行。据了解,新方案的定价原则是将进口国际原油的到岸平均价格折算成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即“原油定价法”,成品油价将不再依据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的加权平均值,而是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的平均值为基准,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有消息称,“原油定价法”在发改委不久前召开的成都会议上已经获得原则认可。

  在此背景下,本次汽油价格的下调给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出台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此前即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较低的原油价位给改革提供了良机,对此王震认为,国际油价从去年12月29日的61.05美元跌到目前的50美元附近不过半个月时间,下跌速度明显较快,说明国际油价目前并不平稳,而2007年的原油价格走势还难以做出准确的预测,很难说会继续保持平稳状态。不过王震也表示,总的来说在油价较低时出台改革方案面临的困难相对较少。

  商务部不久前公布,本月底将在北京召开由各部委及三大石油巨头等在内的全国石油市场管理工作会议。有业内人士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极有可能在本次会议之后出台。

  记者观察

  垄断价格已到松动时

  在2007年新年伊始,不得不说我们得到了很多利好消息。先是传出北京移动的全球通品牌拟于近期实施“单向收费”,随后铁路春运车票价格不上浮的消息又接踵而至,如今又是停摆多时的国内油价20个月之后的再次下调。也许这些垄断企业赶在春节前集体“降价”是个巧合,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直遥遥在上的垄断价格确实已经到了松动之时。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垄断行业价格过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事实上,中国垄断行业的巨头们也一直因为价格的问题在经受着一轮又一轮的考问:国内油价相对于国际油价的狂跌为何就高不就低?电信资费为何高居不下?……垄断价格始终将价格停留在“权宜之计”的层面上,没有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的漂亮转身。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价格杠杆是调节市场平衡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垄断行业如果执意抬高民生用品的价格,只能给公众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学者曾指出,公用行业要走出“越垄断越涨价”的怪圈。

  如今,我国入世已经进入第5个年头,根据TWO规则,我国将开放石油、电信等垄断行业的部分市场。面对国外成熟管理体制以及资本的进入,长期掌握国家命脉的垄断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必须选择改变。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已经逐步放松对资源的控制。

  我们可以看到,垄断企业所处的行业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此,国家企业所拥有的垄断法宝,在最初并不是为了赚钱而获得,而是维护社会公平、经济稳定的社会责任。在经济改革的特殊阶段,垄断价格的松动或许能在不久后迎来一个社会责任的回归。

  无论对国家,还是对民众,垄断价格的适当松动绝对是个明智之举。

  新闻背后

  三大因素影响油价稳定

  昨天,记者从中科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方面获悉,2007年影响世界原油价格的三大因素主要为供需关系、政治走向和油资炒作。“虽然欧佩克成员国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会继续限产石油以达到保价目的,但由于俄罗斯等国作为国际石油净输出国,和欧佩克成员国实际存在着博弈关系。如果油价上涨,俄罗斯会考虑增加石油产量以降低欧佩克成员国对世界石油价格的影响。”中国能源网CEO韩小平向记者介绍。

  同时,据中科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人士介绍,伊朗核危机的演变和伊拉克局势等等因素也都将决定2007年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方向。该人士认为,如果伊朗核危机继续激化或出现严重的政治军事冲突、恐怖事件或恶劣性气候等突发事件,未来油价继续走高、突破2006年的石油价格纪录也是有可能的。

  中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史丹认为,虽然石油是关乎全球民生的战略资源,但是基本特性的本质还是商品属性,影响它的还是供需关系。

  中科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人士介绍,2006年10月6日,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已经公开表示,中国正开始在镇海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注入原油。韩小平也认为,目前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并引起国际石油市场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2006年的高油价也促使了石油的替代能源全球性的迅速发展。

  世界银行预测,随着原油供应量的增加和需求减弱,今明两年油价将会继续有所回落,2008年油价平均水平将降到每桶53美元。

  价格微调出于财政压力

  相对于国际油价的大跳水,国内此次价格下调的程度与之相比属于微调。有猜测认为,国内对于成品油降价幅度有所保留,可能为应对国际油价再次波动留有余地,而保持国内油价的稳定是有利于国内油价与国际联动措施出台的。此前参与国家石油价格改革的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在国际油价稳定的条件下,油价联动措施将有可能近年出台。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诉记者,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我国油价虽然跟涨的幅度小于国际涨幅,但跟跌时的价格回调幅度与国际相比更是异常之小。在2005年国际油价曾从40-50美元之间上涨到70-80美元之间,涨幅超过60%,我国的涨价幅度仅30%左右。当国际价格从高位又下跌了50%之后,我国的油价回调则仅下降5%-10%。

  至于为何我国油价的调整总是高幅涨低幅跌,白明认为,石油行业的垄断地位只是其控制价格的表象,关键在于石油能源是关乎国家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出于能源稳定与财政收入等考虑,国家如果将石化企业的高利润彻底打破还存在许多压力。2006年我国三大石化企业的实现利润占央企实现利润总额的比例超过一半。

小调查
油价下调对你的生活影响大吗?

不大
说不清

油价下调会否增加你的购车意愿?

不会
说不清

你满意当前油价下调的幅度吗?
满意
不满意
说不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