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沪商文化的历史渊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09:50 国际商报

  上海因其濒临大海,位居“海之上”、“地居上洋”而得名。《庄子·秋水篇》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沪商传统的商务文化与其沿海贸易发展相适应,有着容纳百川的“海派”风格。

  沿海贸易是古代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南宋中叶前,上海地区主要的贸易港口在今青浦县境内的青龙江畔。到元朝至元年间,离吴淞江入海口更近的吴淞江支流黄浦,因水深流畅、出入便利已有取代青龙镇之势,上海镇的名称也开始见之于文献。到至元29年(1292年),上海县正式建立,进出上海口岸的不仅有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的贸易商船,而且还有国内各地的海商船队。上海商业贸易的兴起和农业植棉的推广、手工业特别是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入,为上海“海派”商务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历史前提。

  宋元时的青龙、上海两镇,相继成为国内外商舶往来的口岸,贩运的商品除

奢侈品外,大多皆为“土产之物”。明初社会经济的休养生息,促进了上海植棉业和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到明中叶正统、成化年间,上海地区棉布的生产能力以及产量,已经超越了生产者自身消费的需要和地方市场所能容纳的程度,为沪商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

  上海地区的有限资源又促进了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有限供给和实际需求的不断膨胀,只能依靠外区的粮食输入弥补失衡。江西、两淮、湖广,乃至贵州和四川等地成为上海地区粮食的重要供给地。清代开始,靛青、蚕丝、竹木油麻、豆饼、茶叶等商品贸易日显规模。其它土产、百货商品贸易,如

瓷器、纸、药材等也成为上海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输入贸易与清前期发展起来的转口贸易相融合,为沪商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在各地商务文化不断涌入的同时,外来的欧美文化,也开始移植到上海。“合理牟利、合理消费,有益者取、无益者忌”等经商理念流行于上海工商业界,行业内逐渐树立起敬业、诚信、高效、优质的商业文化价值观。上海地区商业贸易、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各地商贾云集有不解之缘,蕴含了各地商贾经营的核心精神,为沪商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纵向的历史传承和横向的交流融合,使沪商文化在中华传统文明和外来文明之间,取得了和谐的统一,体现出成熟而“精明”的价值取向:既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又能突破地域和民族的界限,广泛吸纳各方面的优秀商务文化成果;务实诚信的经营风格,讲“实惠实效”而不悖诚诺;审时度势、求新求变的经营策略,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能以开放、理性的心态,从容地接受外来新事物;继承传统而不保守,与时俱进而不猎奇,视野开阔而不媚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正是沪商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之所在。

  在全球不同文化加深融合的今天,沪商文化必须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不仅要“请进来”,敞开胸怀,广泛吸取对自身有益的外来文化,而且还要“走出去”,加强区域文化的对外辐射作用,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和谐互动,推动上海经济的繁荣与进步。

华天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