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贵州省委副书记:不怕贵州穷 就怕全国不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15:0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世玲 孙雷

  贵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穷省。

  如何摆脱贫困是贵州执政者们面前的命题。如今,他们逐渐明晰:丰富的能源、旅游、生物、生态等自然资源,包括独特、神秘的民族文化,将是21世纪贵州起飞的动力。

  尤其是旅游主导的文化产业,可以使欠发达地区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1月6日,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论坛”上,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就此作了主题发言。

  会后,本报就关于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模式、贵州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等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21世纪》:在您看来,如何改变贵州经济落后的问题?

  王富玉:贵州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贵州文化的认同感不强,自信心不足。同时,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贵州目前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8.3%∶41.8%∶39.9%,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比重太小。

  可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文化产业具有资本循环周期短、投资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是最有希望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产业。

  就贵州而言,虽然我们目前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但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大的个性魅力,比较优势明显。

  所以我说,不怕贵州穷,就怕全国不富,只要全中国富了,就会有文化和旅游等消费。我们靠贵州青山绿水的资源环境、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优势,把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从而拉动相关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这是走向21世纪最好的经济。但要做到提升创意,推动创新,形成产业。

  可以说,文化兴则贵州兴。

  《21世纪》:现在许多省和地区都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贵州发展文化产业有什么特点?

  王富玉:贵州发展文化产业与大城市发展文化产业不一样,贵州的目的是让农民得到实惠,增加他们的收入,使农民能够从土地中转移出来。

  贵州穷在农民。人多地少是我们的省情,如何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让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从事第三产业。这是我们的最大愿望。

  文化旅游产业就是,使农民能够得到最大就业的领域。按国际通行算法,10个游客可以养活一个当地百姓,15个人可以增加一个就业岗位。贵州的“十一五”规划中,旅游产业要发展从业人员8000万,按此标准计算,到2015年,如果旅游人数达到1.2亿-1.5亿人,那就能分离出800万-1200万农民。

  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以人为本,把老百姓的需求和就业放在前面,把百姓实现小康的目标结合起来,这种文化产业就会有巨大的生命力。

  《21世纪》:现在许多省份都提出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和系统规划,贵州的目标是什么?

  王富玉:我们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要达到20%左右,“十一五”期末,文化增加值达到7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大体相当于贵州的铝及铝加工,高于烟草、煤炭、酿酒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再有所加速,年均增速力争达到28%,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占GDP的比重为5%,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21世纪》:相比周边地区如云南和四川,贵州文化产业的优势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

  王富玉:据统计,2005年,贵州文化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仅为1.5%,落后于全国2.15%的水平,更落后于周边省区市4%-5%的水平。

  相比周边地区如云南和四川,贵州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在于,资源和环境没有受到大的破坏,没有过度开发,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保存完好,且特色突出,比较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观念还不到位。没有把文化旅游业当作一项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培育。“喊的多,做的少”,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不够。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还比较小,产业发展方式粗放,文化企业综合实力不强,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三是文化产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四是抓文化市场开发的力度不够。近几年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上看,促销力度不够,产品与市场仍然脱节。五是人才缺乏。

  《21世纪》:贵州准备如何改进?

  王富玉:改革是根本的出路。投资不足是制约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瓶颈之一。发展文化产业,单靠政府投资是不现实的。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采取措施着力改革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运用资本运作方式,逐步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在人才资源方面,我们首先要采取措施吸引省外、境外的高端人才。安排必要的资金,加大创意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

  《21世纪》:发展文化产业,不得不面对体制改革。目前贵州文化体制改革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王富玉: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指出,“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2006年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我们采取“两手抓”政策,一手抓“旧城改造”,即从条件相对成熟的文化单位入手推进改革,增强活力、盘活存量;一手抓“新区开发”,拓展新的空间,催生新的文化企业,扩大增量。

  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巧用“两手”,使之共同发力,从而推动贵州文化产业率先实现跨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