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成都距班加罗尔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13:41 《新财经》

  编者按 1991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设立了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今跨越了15个年头,成果有目共睹,问题也不容忽视。2007年,《新财经》推出“2007高新区巡礼”专访栏目,将对全国53个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具有代表性的12家园区深入报道。“巡礼”的目的旨在通过深入的实地采访,报道高新区的发展成果,展现区域投资价值,展示园区企业风采。同时,揭示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邀请区域研究专家分析点评,从而为园区把脉、为政府支招、为企业献策,推动高新区更好地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火车头。

  成都高新区是我们“巡礼”的第一站,作为西部的战略高地,成都高新区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要真正成为西部乃至中国的“班加罗尔”,与美国硅谷、台湾新竹等地齐名,资源升级是前提,成都高新区必须将现有资源打造成强势资源,品牌才真正具备竞争力。

  得天独厚看成都

  早在西周厉王时期,蜀人在鱼凫王治水后发现万春县(就是现在的温江)之东,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于是决定在那里修建市镇,他们的口号是“一年成邑,两年成集,三年成都”,这是成都得名的典故,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成都”这个名称至今没有变更过,这在中国的大城市是绝无仅有的。

  今天的成都人更愿意以“成功之都”作解;将“成都”二字颠倒就是“都成”——“做什么都成”。这无疑迎合了每一个前来投资发展的企业和个人的期望。

  成都有着天然的宜居环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周边有许多迷人的自然资源,

都江堰、青城山、龙泉驿、新津古渡,众多景致令人为之流连。张艺谋曾为成都拍城市形象宣传片,主题是:“成都,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旅游业是成都经济的重要支撑,“宜居”是成都的城市定位。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对地区产业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发展传统产业,成都缺乏“地利”优势。选择无污染、低能耗、高回报的软件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谓成都政府管理者的明智之举:既不污染环境,又避开了成都在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劣势。而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为其在与西部众城的竞争中增色不少。

  今天的成都不仅只是宜居之地,更成为西南地区充满生机的“宜资”热土。

  成都高新区产值

  据统计,2006年1~9月,成都高新区完成产业增加值337.5亿元,同比增长29.2%。截至2006年9月,成都高新区共批准外商投资51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1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4亿美元。2007年成都高新区要实现产业增加值占成都GDP的1/5、2010年占成都市的1/4。集中建设区全口径财政收入2007年达50亿元,2010年达100亿元以上。

  印度的班加罗尔是世界软件业的一块高地,班加罗尔科技园成立于1992年,现已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块战略高地,成都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从成都到班加罗尔,高地与高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成都高新区又有着怎样的实力欲与印度软件之都抗衡?《新财经》前往成都,对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勇进行了专访。

  十五年、三个阶段,

  成都高新区步入品牌驱动

  《新财经》:成都高新区是首批获批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从起步到相对成熟的今天,您认为成都高新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您如何评价成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刘勇: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到现在,我个人认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经济驱动模式。

  初期,政策性驱动。从筹建、获批到1996年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管理体制和规划区域进行调整是起步阶段。当时周围农田一片,靠什么刺激投资?只能是政策,比如土地、税收的优惠以及一些财政扶持手段。

  发展期,资源性驱动。从1996年到2002年底高新南区和西区实现整合是第二个阶段,园区已经有一定规模,产业体系逐渐形成。单靠政策驱动远远不够,必须形成资源体系,包括产业、环境、人才、技术以及政府的政策服务等各种资源。

  完善期,品牌驱动。品牌是最大的资源,比如,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成都高新区将逐步迈入品牌驱动时期,但完善是一个过程,需要更长的时间。

  《新财经》:您认为成都高新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勇:在品牌的塑造上,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建成“全球知名、中国一流、中西部第一”的园区。因此,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和全球一流园区之间的比较,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思考:首先是国际化程度,这就要求我们的思维模式、管理方式、企业运行形态跟国际标准接轨;其次,要迅速形成一批龙头企业;第三,要快速提升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同时,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区域产业在全球的占有能力,区域承接国际业务的吞吐量等,都是衡量一个园区品牌价值的具体指标。

  三大产业、四个重点,

  成都高新区的差异化选择

  《新财经》:高新区都以高新产业作为引进和扶持重点,全国有53个高新区,您觉得需不需要差异化发展?如果需要,成都高新区的差异化战略如何体现?

  刘勇: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一个园区如果在产业定位上没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发展就缺乏核心竞争力。

  基于现有的资源和产业发展实力,我们确定了园区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三大产业、四个重点,即,打造以微电子和软件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中药现代化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特征的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基地,做优集成电路产业、做大软件产业、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做实精密机械产业。

  两个主体、两个面向,

  招商引资的核心体现

  《新财经》:新阶段的“招商引资”更应该是“选商选资”,根据区域发展特色重点扶持相关产业,选择相关企业。对此,您怎么认为?成都高新区在这方面有哪些做法?

  刘勇: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成都高新区招商引资的策略我概括为“两个主体、两个面向”。所谓“两个主体”即政府和企业;“两个面向”就是面向产业链和面向龙头企业招商。

  政府设立园区,制定产业规划,自然是招商的主体。事实上,企业招商的力度丝毫不弱于政府。核心企业落户后,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和支持,因此,相关企业就会随之转移,这种顺势转移恰好实现了招商的目的。企业招商是非常典型的“选商选资”,针对性非常强。

  面向产业链招商,是政府在构建区域产业体系过程中的一种规划行为。招商的过程就是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完善产业链条的过程。

  面向龙头企业招商,就是为了培养大企业,为它配套发展所需要的产业环境。一个区域的经济“不能靠发动一批理发的人去吃面,发动一批吃面的人去理发”,要靠龙头企业支撑,而龙头企业的形成光靠自己是不可能的,周围一定要有一些可以依靠的基础和配套,包括:市场、人才培养、业务流程等方面的需求。面向龙头企业招商,让龙头企业凸现并形成产业集群,进而推动一个大的产业发展。

  《新财经》:在打造龙头企业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刘勇:在这方面,我们有三个策略:集中资源“扶大”一批,主要针对本土企业。政策引导“聚大”一批,单个企业在短期内不可能扶大,通过政策引导若干个中小企业聚合成一个产业集团。锁定目标“引大”一批,对象主要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