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国专利何时摆脱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01:54 中华工商时报

  见习记者 阮修星

  一边是大量的垃圾专利一边是处处受制于人

  据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国外公司和机构却在中国“跑马圈地”,他们申请了很多技术含量高、具有前瞻性的专利。

  日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其最新发布的《美国彩电专利分布分析报告》中披露,目前国外专利人已正式要求签订许可协议、收取专利使用费的专利权人的收费合计已超过10美元/台。

  而一份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费清单带来的消息更令人担忧,若美国在2007年3月1日强制推行ATSC数字电视标准的话,届时我国对美出口彩电要付出的专利费可能高达23美元/台。

  其实不只是彩电行业遭遇专利的危机。刚过去的2006年,我国多个行业都遭遇了专利大棒的打击。2006年2月,爱普生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全部中国通用耗材厂商进行“337调查”,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普遍排除令并针对被申请的中国公司发布永久排除令;7月底,世界知名的M P3软件开发商S igm a te l开始在全球针对侵犯其知识产权的M P3播放器厂商展开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几乎涉及到所有的中国M P3厂商……

  一系列的国外公司对我国企业发动的专利“围歼战”,让人不得不反思:中国专利究竟怎么了?

  体面的数字?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6年11月,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325万多件,其中170多万件获得授权,国内授权146万多件,海外授权44万多件。仅2006年1-11月份,国家专利局就收到49万多件专利申请。

  从数量上来看,近几年来我国专利增势确实喜人。2006年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300万件。据悉,我国专利申请达到第一个100万件用了近15年,达到第二个100万件用了4年,而达到第三个100万件仅用了2年3个月。“若以这个速度,2年内一定能轻而易举的达到第四个100万件。”一业内人士非常坚定地预测道。

  但如果将这拿到全球比较的话,高下立马可现,我们再也没有炫耀的底气了。就拿2005年来说,W IPO组织共收到了134000多件PCT专利申请。申请量最多的前五个国家依然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其中美国占到了33.6%。我国虽然数量增长很快,但在前几名的席位中仍然看不到中国的身影。

  而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共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最高,其申请量、授权量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发明能力和水平,而后两种专利的要求相对较低,很多“草根专利”都属于这两类。

  事实上,在我国这300多万件专利申请中,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多以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居多,发明专利数量仅占20.7%,有核心竞争力的发明专利数量则更少,且主要集中在中药、软饮料、食品和汉字输入法等领域。而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到了86.5%。

  统计数据还显示,中国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其中无线电传输、移 动通讯、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来自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明专利,分别占93%、91%、85%、69%、60%。

  狼真的来了!

  “我国一些大的企业连专利都没有,就更不用说小企业了。”国家专利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介绍。据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仿造和假冒生存。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国外公司和机构却在中国“跑马圈地”,他们申请了很多技术含量高、具有前瞻性的专利。从国家专利局统计的数据显示,这几年来国外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所占中国专利申请量的比例在逐渐增大,并且多为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

  这种状况无疑给中国的企业留下了一系列的定时炸弹。这位人士无不担心,即使现在我们的企业仍然可以免费使用别人专利的情况,该人士形象地描述道:“猪很瘦,一般要等它养肥了后才会考虑杀掉,专利也是这样。”

  这些国外的公司和机构都很具有战略眼光,“他们并不急于去开拓市场,让国内企业免费使用他们的专利,目的是等国内的企业辛辛苦苦地把市场打开后,来个突然袭击,宣布你使用的都是他的专利,从而轻而易举地控制中国市场。”

  这可以从国内多起专利事件中找到佐证。比如,2006年2月和8月,美国爱普生、惠普就以此为战略,连续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337调查”申诉,称中国企业出口及销售美国的墨盒侵犯了申请人的专利权。这给国内企业来了个措手不及,据行业人士分析,“一旦胜诉,中国企业将从此绝缘国际市场。”

  不得不提的原因

  “缺乏一种专利创新的氛围,这是我国专利没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专利仅仅推行了20多年,而国外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因此很多企业和组织还没有这个意识,“很多企业都是在遭遇别人专利大棒的打击时才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

  在这种氛围和思路的影响下,我们对科技的整体投入远远不够。据一业内人士分析:“一般国外的科技投入会占到GDP的3%左右,而在中国还不到1%;其次是缺乏产业基础。国外专利很多是在核心技术产业基础上的再次创新,而我们的起点太低,产业的聚集效应没有形成。”

  “在国外,专利根本不需要去寻找市场。”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分析,国外的专利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发明和创新,而在我国,这种原动力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据悉,我国的大部分经费都投在了学校等科研机构,而这些机构很大一部分都市场意识不强,“他们为了评职称、升官职等功利的原因,往往是闭门造车折腾出一些没有多大价值、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例如很多“垃圾专利”,就是将很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拿来申请了专利。”

  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的法律还存在很多空白和漏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利代理人认为,“专利的审查有一定的主观性,虽然审查员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但是整个审查的过程中仍然无法排除个人因素在其中的影响。”“虽然很少漏报、误报,但由于经验的不足,也会出现不太符合现实的情况,这也导致了专利认证的不稳定性。”

  这位专利代理人告诉记者,只要花钱,代理公司就可以全程搞定一个专利的申请,“我们可以用我的专业帮你撰写相关的文档,另外在申请的过程中,我们有专门对口的审查员。这个资源是你们独自申请无法具有的东西,要不然要我们专业代理公司干嘛呢!”

  未来展望

  “专利在我国有一个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国家专利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专利制度引进我国只有短短20多年的时间,我国对该制度本质特点和运作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因此目前出现的一些情况亦可理解。

  她表示,虽然形势对我们很严峻,但我们也不要过于悲观。目前国家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据悉,为了解决现有专利制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我国正在着手第三次修改《专利法》的工作,修订草案(送审稿)日前已提请国务院审议。

  在这次修改中,将改进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和授权方式、完善实用新型检索报告制度、进一步遏制没有任何创新内容的“垃圾专利”,将对跨国公司的某些垄断行为做出制约等内容。

  另据国家专利局局长田力普介绍,除修改《专利法》以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通过建议地方政府完善专利费用资助和奖励政策,把资助重点集中在那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发明专利上。

  另外,面对外国公司发起的“专利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强调,企业“首先要自主创新,努力提高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要努力促进社会各方面增加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原始创新的力度,并在取得研究成果后,及时申请海内外知识产权。”(10K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