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2007:企业海外上市N种可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04:34 中华工商时报

  -见习记者 朱振

  2006年岁末,中国交通建设、中煤能源、民安保险等内地公司又将港交所挤了个人满为患。

  在一片喧哗热闹中,中国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亲密接触”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而在2007年伊始,风向似乎开始调转,安永、普华永道两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同时做出预测,2007年上海IPO的集资额将超越香港,并称“H股回归”将成为沪市的“主旋律”。与此同时,由于中外两大法案颁布让企业海外上市的门槛一升再升,国内股市的逐渐转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预测“出海”的浪潮即将退去。

  一切的一切,都让2007年充满了猜想。

  海外市场

  神话能否继续

  “神话”是在报道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时总能被用到的一个词。近年来,中国的企业在海外上市似乎总能整出大动静,而通过海外上市而“一夜暴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由此境外的资本市场也已经被公认为是中国企业家创富的沃土。

  2006年9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成功地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即暴涨46.7%,让持有公司31.18%股权的董事长俞敏洪资产即时超过18亿元人民币。一时间,俞敏洪和新东方的财富神话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就在新东方登陆美国后不久,2006年10月,中国香港又传出震撼消息,一个“巨无霸”级的上市单位横空出世。有“超级航母”之称的工商银行以A+H的方式在大陆和香港两地同步上市。其发行规模合计达191亿美元,刷新了全球IPO(首次公开发行)的最高纪录。如此庞大的上市规模已使工商银行的上市成为了香港乃至全世界资本市场所关注的一件大事。

  2006年10月26日,纳斯达克迎来了中国的“回头客”。继携程网成功登陆美国之后,沈南鹏带领如家快捷在纳斯达克再次掀起一阵前所未有的“旋风”。如家上市首日涨幅达到63.04%,成为了一年来纳市表现最好的

股票之一。而作为投资人的沈南鹏,也在一夜之间成了亿万富翁。作为传统行业的如家能受到纳斯达克市场的如此追捧,在沈南鹏看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而2007年这样的神话是否还会继续?谈到中国企业赴外上市的前景,颇具战略眼光的沈南鹏依然表现得充满信心:“高质量的企业在未来依旧会得到海外市场青睐,这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已经得到证实了,像百度、尚德这样的企业都在海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相信,有好的竞争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公司依旧会继续得到外国投资者的追捧。”

  十号文和萨班斯

  土洋法案接踵而至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海外市场秣马厉兵时,他们所面对的并不只会是鲜花和掌声。2006年国内外的两条重量级法案的出台,就一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首当其冲的便是六部委共同签发公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即2006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十号文”。十号文的出台让以红筹形式赴海外上市的审批变得更加复杂繁琐,成本也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也成为了摆在所有欲图谋求“出海”的企业家们面前的一道坎。

  新规的从天而降,让多数企业有些措手不及。“出海”计划就此作罢。

  对于新规,相关人士也有不同的见解,香港交易所北京首席代表任光明认为,企业海外的上市积极性会因为新规的出台而受到很大影响,由此也会影响到港交所在内地开展业务。

  马林江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马林江则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虽然新规让企业赴海外上市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了,但是凡事都是把双刃剑。以前中国在相关的审查制度上并不规范,十号文的出台让审批的条件和流程变得更加具体和规范,这是个好事。”

  不光是十号文,来自大洋彼岸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萨班斯法案)同样聚焦了无数国人的眼球。从2006年7月15日开始,年销售收入在5亿美元以上的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都要受制于这项法案。

  伴随着萨班斯法案一同到来的,是上市成本的巨幅飙升,发生诉讼的可能性的骤然增加和对企业监管要求的更加苛刻。2005年整整一年,美国本土上市公司的CEO和CFO都被萨班斯法案搞得焦头烂额,而2007年,立志于赴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又将面对它所带来的强大冲击波。如何做好企业的监管和内控成了各大上市单位要恶补的必修课程。

  对于萨班斯法案,沈南鹏结合如家,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是市场的趋势,对于上市公司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不仅是在美国,在香港、在其他地方也会看到这样的趋势,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事情。一个上市公司要对众多的股东负责任,透明度、规范化是这中间相当重要的一环。”

  逐鹿中国,谁在动

  中国企业这块大蛋糕

  当被问到2006年的工作感受时,马林江只用了一个字作了总结:“忙!”。整整一年来,为了中国企业的赴韩国上市,作为资深律师的马林江一直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走。其实一个“忙”字也着实道出了世界各大交易所驻中国代表们的感受。

  2006年全球各大著名交易所集体亮相的推介会在祖国各地举办了不少于10次。空前的盛况一直让马林江记忆犹新:“全世界最大的交易所纽约交易所,借着无锡尚德这个‘形象代言人’,为中国民营企业打开了上市的大门。几乎全世界的交易所都发现了中国丰富的上市资源,都纷纷加大了对于中国市场份额的争夺,这个可以说是我2006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的确,2006年是全球的交易所对于中国的上市企业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全世界各大交易所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群雄逐鹿”。福布斯的制榜人范鲁贤对此不禁感叹:“近年来中国企业IPO以所募集到的资本数额越来越大,中国的企业家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世界上著名的交易所都十分欢迎中国民营企业家赴海外上市,这也是中国在5年乃至10年以前都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数据表明,香港联交所还是以绝对的优势领跑群雄。由于地域文化和政治上的关系,香港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之地,而2006年工商银行的成功登陆不仅让香港首次超过纽约和伦敦,荣获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的全球桂冠,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而像韩交所和新加坡交易所之类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市场,则逐渐找到了和中国企业的切合点。

  以韩交所为例,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就颇为曲折,而一直和韩交所打交道的马林江对此也是感慨颇多:“韩交所一直十分关注中国的企业,但是在近两年以来他们在中国却主推的是主板市场,门槛相对来说太高了。这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韩交所在中国一直没有什么收获。到了2006年,韩交所将所有的工作对象全部集中于中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今年的11月份,韩国的创业板说明会破天荒地在深圳召开,这样符合条件的企业一下子就多了起来,情况大为好转。”

  

中国经济飞速的发展让中国企业成为了外国资本市场竞相追逐的对象,而对于中国企业这块大蛋糕,群雄的争霸也将会愈演愈烈。

  回归A股

  海内外分庭抗礼

  新年伊始,港股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国人寿开盘后便展开强劲走势,股价一路上攻。此时的中国人寿头顶已经有了新的概念———回归概念股。随着即将回归A股,中国人寿也被充分给予厚望,人们纷纷预言其会在2007年与银行股形成犄角之势,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2006年末,就在旷日持久的

股权分置基本宣告收关之际,中国股市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牛市。制度的逐步健全,股指的一路走高让股民们在连连叫好的同时又重新拾起了对中国股市的信心。

  对中国股市重拾信心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股民,2006年,一大批在海外飘泊多年的蓝筹巨头也纷纷吹响了回归的号角。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融资环境的回暖、股指期货的推出,种种因素都让这些大佬们的回归成为了大势所趋。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回归也让中国人可以更加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不再仅仅充当别人的看客。

  作为国际第一大新兴市场,A股的繁荣让人不免发出疑问,中国企业的持续多年的出海热潮是否会在2007年偃旗息鼓?

  对于前景,马林江依旧保持乐观:“这几年,外国的资本市场通过摸索和研究,已经对中国的企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再有一点,在2006年,开动上市意识的企业变得越来越多了。而且去年也是关于企业如何到海外上市的相关论坛举办最多的一年,企业家在如何选择上市地、如何解决相关问题等方面思路更加清晰了,虽然2006年企业赴外上市的数量总和,较前几年没有明显的上涨,我认为这是因为股改的完成分流了一大部分企业。但是就大方向而言,海内外的资本市场共同分享中国的上市企业还应该是一个大趋势。”

  对于中国企业的上市前景,欧交所中国区总裁潘康充满信心,他表示,经过2006年数个月的调查,目前符合到欧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至少有几百家,欧交所在中国已选了十几家符合条件的公司,而且有望在明年上半年迎来一家中国企业,保守估计,明年欧交所将吸引3到4家中国企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