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申城冰点商家沸点 “零度商机”全面喷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08:00 每日经济新闻
  在冷空气影响下,昨日,本市最低气温只有-0.3℃,据市气象局最新天气预报显示,上海今日有望迎来最低气温-1℃,并有薄冰出现。据了解,这次冷空气来势汹汹,目前看来10日之前,上海的最低气温难以回升至冰点以上。正当申城居民寒意陡峭之时,岁末消费品市场却伴随着降温,开始进入高潮。
 
衣——羽绒制品销售攀高
 
  持续的低温为冬季服装市场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随着冰点的到来,长大衣、羽绒服、羊毛衫的销售情况可谓火爆。在这些热销商品的带动下,各大商场的冬季商品也日渐火爆,销售额节节攀升,据悉,有些商场增幅高达7倍之多。
 
  周末,记者走访沪上各大商场发现,拥挤的客流大多集中在商场的服装柜组。不仅羽绒服、棉衣、保暖内衣热销,就连围巾、帽子、手套这样的小件商品也卖得很欢。
 
  羽绒服促销大战中,大部分羽绒服品牌折后不过二、三百元,被消费者作为防寒服装的首选。百盛一羽绒服专柜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照理圣诞和元旦过后,商场销售会进入一两周的低谷,但周末冷天气的到来,使羽绒服的销售额进入今年以来的最高点。在龙之梦购物广场,正在搞促销的某些品牌的长外套更是卖到每款只剩一两件小号。
 
  “天一冷,不用吹喇叭,生意就上去啦。”在七浦市场从事批发生意的朱先生表示,羽绒制品的销售额比元旦前翻了一倍,比去年同期增长30%,中长款羽绒大衣、外穿背心等全面热销。据了解,随着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近年来开始向羽绒市场拓展,羽绒服市场出现了值得关注的高价现象。在一家知名品牌专柜,一件短款男装羽绒服价格上千元,一些长款的售价甚至要两三千元。而名牌女装专卖店的羽绒服更是品种各异,出现了羽绒制作的裙装、内衣、披肩等。
 
  除了新品销售旺外,很多商家还将以前的旧款冬装拿出来,进行所谓的让利促销。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来,羽绒制品不单单局限于保暖功能,更注重向时装化方向发展,而保暖内衣则更多地依靠“功能性”来赢取消费者的青睐。
 
食——火锅店生意火爆
 
  昨天中午,徐家汇鸿基广场的火锅店门口已经排起长队,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管是吴记麻辣火锅、还是全国连锁的小肥羊,即使是刚开业不久的火锅店也实现营业额增长三成。
 
  伴随着气温走低,火锅商家自然不会放弃冬季难得的商机,“吃100送100、吃200送200”,各促销广告比比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特色、品牌和服务之外,各火锅店生意越来越火的同时,商家们最青睐的还是通过价格吸引顾客。
 
  此外,在家乐福等综合超市,红枣、蜜枣、枸杞、蜂蜜等冬季保健食品也大为热销。据销售人员反映,现在人们的养生意识日渐提高,中高端保健食品成为购买首选。
 
住——采暖用品全线热销
 
  降温前还无人问津的电暖器等取暖设备,近日俨然成了宠儿,空调、电磁炉等摆上了家电卖场的显眼位置。在苏宁、永乐等家电卖场,前来挑选取暖器、浴霸、电磁炉和电水壶的顾客络绎不绝。据了解,在这轮寒流中,抢眼的还有空调和取暖器。
 
  昨日,在中山公园某家电卖场,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每半小时就卖出一台电暖器。商场管理人员表示,冬季来临,电暖器、干洗一体洗衣机等都会比较旺销。
 
  据了解,目前市场中的电暖器主要有陶瓷暖风机、远红外线电暖器、充电式电暖器3种。除了基本加热功能外,一些电暖器还增加了净化空气、加湿、红外线理疗等功能,市场价则从几十元到二、三百元都有,最高可达700多元。
 
行——出租车生意增三成
 
  天冷,出租车司机迎来了难得的“小旺季”。强生司机张先生告诉记者,降温后生意特别好,短途客人明显增多。由于周末出行人员增多,许多乘客干脆改乘出租车,来来往往的车辆很少有空载,经常出现几人同时争抢一辆出租车的现象。
 
  大众出租车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每年的冬季都是出租车生意最火的时候,客流量一般增长30%以上,天冷的时候,市民更愿意选择出租车作为代步工具。
黄清燕 每日经济新闻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