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吉林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两大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7日 17:17 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1月7日电(记者王晓明、齐海山) 随着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支撑力的增强,吉林省农村经济正在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吉林省副省长杨庆才日前在2007年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说,近年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展,综合效益显著增强,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目前,玉米、水稻、大豆等主粮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畜禽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一些重大实用增产增收技术得到应用推广,连续三年重点推广了生物防治玉米螟、农区统一灭鼠和测土配方施肥三项重大增产技术,共落实补贴资金7500万元,推广面积达到1亿亩,减少了粮食损失,增加了粮食产量。

  同时,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全省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达到42%以上。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到去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造林90万公顷,完成生态草场建设520万亩,实现了2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此外,吉林省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中部城市引松供水、老龙口水利枢纽、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哈达山、四湖沟六大水利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结束了吉林省30多年没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同时,依靠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展的气象预报预警、气候预测评估质量稳步提高,农业抗灾、防灾、避灾水平显著提升。

  200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27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5.4%,已经是连续4年获得大丰收,连续3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