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揭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 10:16 新浪财经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并购交易网共同举办的“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已经连续进行7年。本次年度评选特邀美世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作为评选“技术支持”、《中国企业家》杂志作为“独家战略合作媒体”,“新浪网”作为独家网络支持。

  本次评选自2006年11月20日开始,经过候选提名、增补提名、网络投票、评选委员会专家评选,最后评选出了“2006年十大并购人物”和“2006年十大并购事件”,并于近日揭晓。

  最终,郭树清、施正荣、向文波等十位人物荣登“2006年十大并购人物”榜单;高盛竞购双汇、国美并购永乐、华润集团重组华源等十件年度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获选“2006年十大并购事件”。

  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峰 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

  陈同海 中石化集团董事长

  郭树清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

  麦伯良 中集集团总裁

  任正非 华为集团总裁

  沈国军 中国银泰董事长

  沈文荣 沙钢集团董事长

  施正荣 无锡尚德董事长

  苏显泽 苏泊尔董事长

  向文波 三一集团执行总裁

  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按时间排序)

  英博收购雪津啤酒

  中国铝业并购8家铝企

  高盛竞购双汇

  宝钢收购邯钢

  国美并购永乐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

  华润集团重组华源

  中国蓝星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安迪苏集团

  电讯盈科股权转让

  花旗、中国人寿等联合竞购广发行

  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简介

  (按姓氏拼音排序)

  l陈峰 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

  2006年6月,海南航空集团成功收购香港港联航空45%的股权。在一系列收购后,陈峰将旗下多家航空公司重新整合成“大新华航空”的宏图初步形成。

  l陈同海 中石化集团董事长

  2006年,在陈同海带领下,中石化以24亿美元竞购成功两个区块的安哥拉海上油田,又与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联手以近35亿美元竞得一家英国石油公司。在大举进军海外的同时,中石化还以33亿收购东方石化,以143亿现金拟要约收购四家A股上市子公司,全面启动了对旗下A股子公司的整合。

  l郭树清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

  2006年,在郭树清领导下建行成功实施了中国银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以97.1亿港元收购了美国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l麦伯良 中集集团总裁

  2006年7月,中集集团并购荷兰博格遭遇“欧盟对华反垄断第一案”, 12月,中集审时度势再次出手,设立合资公司,以4800万欧元间接控股收购剥离了标准罐业务的荷兰博格。此次收购也将中集集团继集装箱、车辆业务之后的第三大产业——罐式储运设备产业的发展和全球化营运布局更上层楼。

  l任正非 华为集团总裁

  2006年,任正非领导下的华为集团以17亿元人民币收购港湾网络,结束长达数年的“父子之战”,成为本年度的新闻事件。11月,华为又以8.8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在了“华为3Com”合资公司中49%的股权给3Com公司。

  l沈国军 中国银泰董事长

  2006年,沈国军所掌控的“银泰系”在二级市场发起激烈并购争夺战,频频举牌G武商和百大集团,一度成为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名义第一大股东。两宗股权竞购战成为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市场亮点。

  l沈文荣 沙钢集团董事长

  沈文荣率领江苏沙钢集团以约20亿人民币收购省内另一家民营钢铁企业淮钢集团60%左右的股权。这也是2006年中国民营钢铁企业之间最大的一起并购。

  l施正荣 无锡尚德董事长

  2006年8月,无锡尚德电力全资收购日本MSK公司是目前为止最大一次收购日本企业的案例。在该宗收购案中无锡尚德以现金和股票交易方式,分两步全资收购日本MSK公司,整个交易将耗资1.6—3亿美元。借此无锡尚德将产品打入日本电池市场,在国际化道路上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l苏显泽 苏泊尔董事长

  2006年8月,苏显泽领导下的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苏泊尔和法国的SEB集团签订协议,可能出让苏泊尔61%的股份。本次并购受到多家同行业企业的联合抵制,成为被列入反垄断审查听证程序的首宗案例。

  l向文波 三一集团执行总裁

  2006年推动三一重工与凯雷竞购徐工机械的重要参与者。从6月开始,身为徐工并购案出局者三一重工执行总裁的向文波在其博客上,接连发表二十几篇文章,从收购价格、徐工的行业地位,乃至凯雷收购徐工交易的合法与否等,由此引发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热切关注。

  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简介

  (按时间排序)

  l英博收购雪津啤酒

  2006年1月23日,英博啤酒集团宣布:将通过一系列安排,收购福建省最大啤酒企业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总额达58.86亿元。预计在取得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后,全部收购将于2007年底完成。

  此次交易完成后英博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商之一,并形成了一个从华东到华南完整的市场版图。英博对雪津的并购标志着,啤酒市场将逐步形成寡头竞争的格局,又一轮的品牌整合也将渐次展开。

  l中国铝业并购8家铝企

  自2006年1月开始,中国铝业斥资约20亿元,连续收购和参股河南中迈、抚顺铝业、焦作万方、遵义铝业、华宇铝电、华西铝业、华鹭铝业、连城铝业等8家铝业企业。此外,中铝还出资5.4亿元对包括上海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在内的铜业企业进行并购。

  中铝一系列并购紧紧围绕其“一体化和大有色战略”目标展开。意在进一步加强主业形成完整铝业生产链同时向铝业之外的有色金属行业进行大规模扩张。随着下一步整合的成功,其企业整体竞争力将随之得到进一步提升。

  l高盛竞购双汇

  2006年4月28日,由高盛集团与鼎晖中国成长基金以20亿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此外2006年,高盛投资团还出资37.8亿美元入股工商银行;以18亿人民币分别入股福耀玻璃美的电器等上市公司。

  双汇股权对外转让,消息一出,旋即招来AIG、JP摩根等众多国际机构前来洽商。尽管交易价格可能低于预期,但双汇股权争夺恰是海外资本强烈看好中国内地消费领域的典型缩影。

  l宝钢收购邯钢

  2006年6月1日,宝钢发布举牌公告,宣布宝钢集团及旗下2家子公司持有G邯钢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5.0002%,由此引发邯钢集团启动反收购。2006年,宝钢还收购了八一钢铁及国内8家钢铁企业部分股份。

  宝钢举牌邯钢意在通过并购整合产业,意在加强两大集团的关联性,还是出于财务理财上的考虑,这为2006年中国并购市场留下了一个最大的猜想。

  l国美并购永乐

  2006年7月25日,国美宣布以52.68亿港元以“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其中,国美电器将以0.3247股自身股票置换1股永乐电器股票,国美电器还将为每1股永乐电器股票支付0.1736港元现金。永乐预计于2007年初在香港联交所退市,退市后永乐将成为国美电器的全资子公司。

  通过并购,分列中国家电零售业第1和第3的国美和永乐组建了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阵营,再一次改写了中国家电连锁业的“产业地图”。家电连锁市场已然形成由几家巨头企业来支配市场发展的局面。

  l广发证券借壳上市

  2006年9月,延边公路以全部资产为对价,回购吉林敖东所持股份并注销。同时,延边公路通过用新增股份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广发证券,吸收合并完成后,延边公路更名为广发证券。

  经过综合治理之后,中国券商急于借助资本市场扩充净资本,做大做强。而受到财务指标限制,绝大多数券商几乎不可能通过首发上市。因此借壳成为唯一选择。广发证券借壳成功,刺激了中国券商的借壳上市热情,掀起长江证券、光大证券、国金证券等国内券商借壳上市浪潮。

  l华润集团重组华源

  2006年3月至11月之间,华润对华源集团完成实质性重组。根据重组方案,华源集团9.136%股权划转给华润,华润及其他19家股东将华源集团100%股权转让给金夏投资,金夏投资再将华源集团全部股权转让给华源资产。转让完成后,华润透过其控股子公司华源资产实际掌控华源集团100%的股份。

  重组之后,华润将承接华源集团在国内上市的8家上市公司。加上此前控制华润锦华、万科、S吉生化和东阿阿胶,“华润系”上市公司数目将达到了历史之最的12个。另外,依照资产整合计划,华润将一跃成为纺织和医药两个行业的领导者。

  l中国蓝星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安迪苏集团

  2006年10月26日,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宣布100%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这项收购包括罗地亚公司有机硅业务的专利技术、生产装置、销售渠道等。在此前的1月,蓝星集团还以4亿欧元全资收购世界第二大蛋氨酸企业――法国安迪苏集团。

  本次并购之后,蓝星将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洲最大的境外投资企业,其有机硅单体年生产能力将达到42万吨,跻身为世界第三。

  l电讯盈科股权转让

  2006年6月,李泽楷有意出售电盈,受到电盈第二大股东中国网通强烈反对,最终电盈拒绝了新桥和麦格理的收购意向。之后香港梁伯韬宣布组成财团以92亿港元接盘李泽楷持有的22.7%电盈股份,11月30日,由于小股东投票反对,该股权转让再次夭折。

  之后,电盈股权转让暂时告一段落,由此却引发了控股危机和对控股地位的争夺。11月13日网通集团为避免控股权旁落,与西班牙电信公司组成了合资公司,双方将所持电盈共28%股份注入合资公司以形成控股电盈的局面。小股东投票反对之后李泽楷连番进行了股份的增持,截止12月13日止,其持股电盈比例上升至27%。

  l花旗、中国人寿等联合竞购广发行

  2006年11月16日,花旗集团等国内外投资者团队出资240多亿人民币,成功认购重组后的广东发展银行约85.6%股份。投资者团计划中的持股安排为:花旗集团20%、中国人寿20%、国家电网20%、中信信托12.8488%、普华投资8%、IBM信贷4.74%。其中属于外资身份的花旗与IBM合共持股量为24.7%。

  本次交易,对广发行来说将借此脱胎换骨,改善不良资产和提高公司管治水平。对花旗来说尽管未能取得控制性权益,但能参与日常营运管理,也是外资收购内地银行的一大突破。

  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综合述评

  2006:并购正在改变中国

  如果需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2006年中国经济所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那将非“并购”莫属。2006年中国经济领域的各类故事很多,但是最具影响力的无疑当属并购这一主题。透过并购这个独特的视角和切入点,中国经济环境中宏观和微观领域正在发生的诸多变化,将会变得异常清晰明了起来。

  外资政策因“并购”主题悄然改变

  继2005年沸沸扬扬的“银行贱卖论”之后,2006年3月,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李德水在两会上提出“外资并购斩首论”,同样是在两会上,全国工商联在采纳了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2005发布的有关《高度关注全球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白皮书》大部分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的建议》的提案。一时舆论云集,纷纷引为两会焦点问题。李德水在其间的两次发言中振聋发聩地指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已经从合资、合作到独资建厂,再到大举并购我国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企业……跨国公司在中国收购要求“必须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预期年收益必须高于15%”。

  挟两会舆论密集讨论之余势,6月,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在博客上指责“徐工贱卖,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观点立时取得不少共鸣,并引发了全国性的针对“凯雷收购徐工案”大讨论。跨国并购、国家经济安全与博客、商业竞争等话题第一次如此密切地交织在一起。

  “向文波博客门”——一个看似偶然和多少有些小题大作的事件,却使各界舆论对外资并购的“口诛笔伐”贯穿了全年,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机械行业中所有外资对中国企业控股性的并购都被叫停的结果,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改变外资并购在中国必须面对的游戏规则;如果穷究其来龙去脉,可以说,这场几乎触及到中国经济存在缺陷的方方面面的争论,它在2006年实在是“适时”而“恰当地”出现并成为引发更多变化的导火索。

  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全流通改革完成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市值超过了7万亿元人民币;全国居民储蓄总额则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对外贸易顺差连创历史新高;全球热钱源源不断涌入中国。

  宏观经济形态的变化使得一种共识逐渐形成:中国不缺资本、不缺外汇、不缺能够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本市场。由此,也改变了政府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政府对于宏观经济的评价标准也随之而变,开始反思经济发展战略并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于是可见,2006年9月8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的规定》,加强了对重点行业、中国驰名

商标、中华老字号外资并购的审查,通过离岸公司在国内进行收购操作的模式也将难以进行。外资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收购,将不会脱离中国政府的控制范围。一位
商务部
官员在2006年的讲话形象地表明了政策的方向:“中国目前没有在任何一个行业失控,否则,要我们有什么用!”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外商投资的“十一五规划”中,敏感行业的目录清单又变长了。“原则上,国家不准外资控股涉及国家利益和产业安全的行业”。

  这些都意味中国的外资政策因“并购”主题正悄然生变,关注“国家经济安全”的思路和实践操作越来越清晰。2006年之后,哪些产业是外资并购的“禁区”,哪些产业是外资并购的“特区”都将越来越明显;外资对于高敏感度行业的并购,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我们似乎也可以大胆断言,2006年之后,中国政府也将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面临巨大考验:放开外资收购势必引发汹涌如潮的舆论反弹;另一方面,后WTO环境下如果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枪毙外资收购案,也将被扣上“限制外资和保护主义”的帽子。这些“外资收购的困境”,也将是所有相关利益方的困境。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中国赛跑

  外资并购难度的加大并不代表没有可能性。从“并购产业敏感度”上看,零售、水泥、IT、食品等代表了一类可以被称为“政策蓝海”的产业,这些产业“政策敏感度低、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外资在中国占据主导的并购交易也主要集中与此。

  2006年,政府审批部门对这些部门的外资继续保持了宽松的政策,“英博收购雪津啤酒”、 “高盛竞购双汇”等收购案纷纷被放行;年内外资对于国内水泥行业的几十起并购,也没有爆出一起因政策限制而告吹的案子。

  即使在相应的“政策敏感度高、市场集中度高”,国有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利润丰厚的行业——电信服务、石油

化工、大型银行等“政策红海”产业,外资也存在大量并购中国企业的机会和事实案例。 如银行业,2006年,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外资可以参股中资银行,银行业发生了“花旗、中国人寿等联合竞购广发行” 、“高盛投资团入股工商银行”等深具国内外影响的并购案例,成为今年发生股权交易最多的行业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外资银行业对于中国的银行企业,只能战略性地持股,至今仍没有一例交易突破25%的上限;此外,由于尚未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所剩无多,外资银行的触角已经伸向地方性商业银行。

  若不论外资并购政策宽松这一条件,为什么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对外资依然具有巨大吸引力?以水泥行业为例,该行业目前正处于低谷是重要原因,大量陷入财务困境的水泥企业为外资提供了很好的收购机会。另外,发达国家水泥的平均价格比中国高出1倍,每吨水泥产能支付的收购价格是中国的4倍,这种落差对外资是极大的诱惑。

  外资并购的“蓝海”战略对国内产业来说也有一定积极意义。仍以水泥行业为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跨国公司对中国水泥行业的投资的继续增加,不仅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还为国有水泥企业的资产盘活、产业重组很整合注入前所未有的生机。

  仅仅在几年之前,在中国内地啤酒等行业的重组整合中,还几乎鲜见海外金融资本的身影。而2006年,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收购国内企业股权的案例已经颇为众多。其中,金融资本主导的外资收购大有赶超外资产业资本之势。年初,美国太平洋同盟基金收购好孩子集团一案,开内地杠杆收购(LBO)之先河;年中开始,凯雷收购徐工颇费周折,却宁可一再周旋,直至变收购85%的股权降低为收购50%;年末,高盛在一个多月时间内,连续投资福耀玻璃、美的电器等3家A股上市公司。

  凯雷收购徐工的执着行为以及高盛在中国A股市场频频动作可视为国际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在中国市场动向的一个缩影,也可见中国金融环境的未来走向:一方面宏观上在投资和分享中国盛宴背后,国际资本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豪赌中国机会,而中国也正在寻找从世界制造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向世界金融中心跨越的途径;另一方面,反映出外资收购交易风格中多元化特征的彰显,金融资本已经开始抢产业资本的风头;此外,资本的“战术”也在发生调整,由对抗到合作,以适应中国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把“控股性”投资,变成战略性投资,以减少舆论的压力增加交易速度。最终,他们仍可以通过其参股企业进行的“代理人并购”来推进产业整合。

  从资本的动机来看,金融资本追逐短期利益,其实对产业的伤害度较轻;而产业资本追逐长期的产业控制权,反而对产业生态破坏较大。在国际产业资本最早进入的国内日化产业,早期的民族品牌几乎全部消失。如今,啤酒、水泥等一般性大宗消费品领域,也出现了这些苗头。从这个意义上看, SEB集团作为产业资本收购苏泊尔的问题,比金融资本主导的“徐工并购案”更值得关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