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严控短期资金流动 短期外债占比可望继续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3日 13:02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宋焱

  据国家外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049.76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1685.89亿美元,占比55.28%,与二季度末的55.81%相比略有下降。这表明,总外债的比例,继6月末出现5年来首次下降的变化后,继续保持了下降的态势。其中,贸易信贷仅增加3亿美元,增加额远低于上半年的60亿美元。

  短期外债占比的持续下降,无疑体现了前一阶段国家外汇局对短期资本加强监控的政策效果。

  数据显示,从2006年开始,我国短期外债增长加快,占总外债比一直不断攀升,最高时在2006年3月末达到55.94%。对此,国家外汇局在年中发布的《2006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报告》中认为,短期外债增长主要来自贸易信贷增加,2006年上半年,贸易信贷增加60亿美元,对短期外债增长的贡献率为59%。

  贸易信贷增加引发人们的担忧。由于在贸易信贷发生过程中,资金支付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因此这种“时间差”常常被投机资金利用,短期资金可披着“合法外衣”,从贸易信贷项下获得便利的进出通道。尤其是在对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贸易信贷很容易成为投机资金“赌”人民币升值的通道。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表示:“目前,在国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比较严重的背景下,‘热钱’到处寻找投资机会,中国免不了成为这些资金的目标。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使得我国的资本账户顺差增加。现在外汇储备增加较快,使人们对‘热钱’流入更加担忧。”

  针对上述情况,在2006年8月份召开的国家外汇局全国分局长座谈会上,国家外汇局提出,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短期资金通过贸易、个人外汇和投资等渠道流动的状况,深入研究和改进外汇管理,强化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和管理。

  此后,一系列旨在加强对短期资本监控的措施相继实施:加强对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贸易外汇收支管理、加强对个人经常性转移的监管、落实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外汇管理政策、加强汇兑环节的监管……多管齐下严控投机资本流入渠道。

  “从目前情况来看,前一阶段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强化了对短期资本的监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认为,这些措施对遏制短期外债的快速增长势头起到了积极作用。

  分析短期外债的风险,有关人士认为,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国际标准安全比率为1∶1,而截至2006年三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为9879亿美元,这一比率为5.86∶1,远远高出安全警戒线,总的来看,短期外债的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但在目前国际流动性依然过剩和人民币升值预测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监管当局仍有必要继续对短期资本流动加强控制。

  为进一步强化国家外汇局对短期资金流动的监控,国家外汇局2006年9月底颁布了新规定,对企业贸易管理实行“分类监管”,根据相关考核标准,对列入“关注企业”名单的实行严格审核其办理收汇结汇等业务。这一规定已于2006年11月1日实施。结合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关人士预测,在贸易收结汇实行分类管理和主体监管的“分类监管”模式后,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部分“关注企业”的贸易外汇核查,从而将有效限制贸易活动中混入的非正常资金,因此,短期外债占比将可望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