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王中军:走在中国娱乐行业最前端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 08:40 新浪财经
郭娟/文 华谊兄弟2006年的新片《鸡犬不宁》投资800万,几乎全部赔了进去,王中军说其实无所谓,《夜宴》一天的票房就能赚回来,就当拿800万给公司做了个广告,也不算贵。 当中国的大片铺天盖地而来,媒体和观众纷纷抱怨的时候,王中军说,感谢大片吧,不然中国电影市场实在难称为一个市场,按他的估计,今年票房排名前五的几部大片支撑起了50%到60%的中国电影票房,“这就是现实,中国电影靠什么号召?靠张艺谋,靠冯小刚,都在抱怨大片占领市场太多,可还都是去看大片。”即使这样,他还是腾出手来做了一部“全赔进去”的《鸡犬不宁》。王中军把这看作是华谊兄弟作为一个电影制作公司的社会责任。 “刚开始做这行的时候我不认为我有社会责任,但现在公司有了一定的规模。大的电影公司有责任培养新导演,这样才能发现人才,哪怕一年拍一部也是给人一个希望,这才有了《卡拉是条狗》、《寻枪》这样的片子。”《夜宴》等几部大投入、大产出的电影让王中军有底气投资《鸡犬不宁》这样的小成本制作。在他看来,市场经济作用下的大片风行是中国电影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只有未来院线有条件细分的时候,文艺片、小制作才真正有戏,但这个市场需要培养,他的华谊不只是会拍大片赚大钱。 1997年刚入行时王中军并没有这样长远的计划和眼光,做广告公司起家的他当年不过想投一两部戏赚钱,偶然成为《没完没了》的大股东,这部当年的票房冠军给了他一个机会,于是顺水推舟地进了影视圈。中国电影长时间以来意识形态里的保守并没有成为他的障碍——越是商业的片子越少看到政治硬伤,在规矩之内赚到钱是王中军的本事。九十年代末期民营影视公司还在国有制片厂周围小打小闹地经营着,中国老百姓刚刚知道了“贺岁片”这个词,媒体争论着冯小刚是否是电影这门高雅艺术的叛徒。王中军的公司在这几年时间里迅速地做大了。 从最初哥俩一商量就做决定到现在股东结构越来越复杂,华谊的市场分析和战略计划是逐步形成的。风险投资和专业经济媒体的出现使中国的企业迅速地国际化和规范化,王中军快速学习和出击,华谊兄弟没有作为一个作坊式的家族企业没落,而是积极地融资和调整公司结构。跟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接触让王中军学到了不少东西。哥伦比亚给华谊的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华谊缺少一个发行的渠道,这促成了西影华谊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参股的发行公司。2004年,和TOM的资产重组给华谊带来了1000万美金的现金,次年马云的加入又带进了1200万美金,这大大提高了华谊的资本信用和贷款信用——今年的《夜宴》和明年的电视剧《鹿鼎记》都拿到了银行贷款。王中军说在上市之前他们应该还可以融资2500万美金。 不过王中军的心思没有局限在电影行业里。现在华谊兄弟的摊子越铺越大,旗下有电影制作公司、电视剧公司、经纪公司、发行公司和音乐公司,王中军说他还准备再买进一家电视综艺节目制作公司,打通公司的产业链条。“中国有娱乐行业,但是缺少旗帜”,现在的华谊兄弟,在娱乐圈里几乎没有一个品牌可出其右,“我感觉我是走在了娱乐行业的最前端”。王中军觉得这种绝对的优势给了他的投资人和合作者很大信心,从而给公司带来了良性的循环。而放大到整个行业,华谊兄弟集团作战的优势树立起的例子也可供拷贝,中国的娱乐行业不可能永远只有华谊一家“大”,必然有“四大”或者“六大”的出现,那时才谈得上是健康的生态。 如果说当初签下冯小刚还是机缘巧合,到了签约张纪中的时候,这已经成为公司战略部署的一步,华谊开始可以拿着自己的牌子和资金说话。“第一,华谊的品牌很好,加盟华谊不丢人,第二,我们的确有钱支持他的创作。”这个中国拍片最贵的电视剧导演也给公司带来了最大的收益。王中军说当时他在董事会上提出了要按电影的路子来弥补公司电视剧的弱项,引进最高端的人才。“我就分析花这个代价能给公司带来什么,起码我们的电视剧会很强。”在网罗人才方面,他从来不吝啬。最近王中军很爱谈他的音乐公司,当初的“战国音乐”不过是一个小制作公司,买进两年来“已经可以和四大抗衡”,签约歌手里包括了杨昆、羽泉、张靓颖等。无论是电视剧制作的成功还是音乐公司的迅速赢利,王中军把这些归结为资本的力量、品牌的号召力和“让利”给合作者的方式——“散财聚众”,这是从老话里学来的方法。 王中军说自己是个很能接受新事物的人,不过万一哪天真的发现自己的观念落伍了,按他的性格,马上找个人来做,他不是揽权不放的老板。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给他们100%的信任和权力,这是他喜欢和习惯的做事方式。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