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搅局者向文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 07:47 经济观察报

  尹先凯/文

  向文波不认为自己是个民族主义者。尽管在2006年夏天,他成功地把凯雷收购徐工案引入公众视线,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有关国家经济安全的大讨论。有分析人士称,对于想进入中国进行股权收购的私募基金来说,这种商业领域的事件引发了民族主义的讨论,非常可怕。

  这个被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称为“确实搅了我的局”的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在自己的博客里公开质疑凯雷收购徐工案的公平公正性,连续发表了《徐工并购:一个美丽的谎言》、《徐工并购案中的价格欺骗》、《且看徐工如何被贱卖》、《凯雷收购徐工是一桩违法交易》等一系列文章,并表达了“三一收购徐工”的愿望。

  在他的呼吁下,网络上与平面媒体上的口水战纷飞。向文波说,虽然他自己不一定起到多大作用,但长篇累牍的媒体报道的确使这一话题变成年度最热的话题之一,徐工收购案也被境外媒体视为一个风向标,相关的扶持装备制造业文件、外资并购规定也陆续出台。

  “徐工案能到现在这个程度,我个人已经非常满意了。”向文波在一次小范围的讨论会上称。其时,凯雷已重新和徐工订立协议,放弃控股。

  当他带着湖南方言的普通话向与会者介绍所了解的情况时,难掩兴奋之情。显然,向文波关心的并不只是徐工案。在发言的开始,他不断谈到

中国经济面对的一些问题,以至于身边的一位国资委官员不得不催促他快把话题转移到徐工案上。

  会上,一些学者甚至提出没有必要再利用外资,向文波对此并不同意,“我不反对外资参与中国国有企业改制,我反对的是对行业标志性企业控股。徐工并购案之争不是什么意识形态之争。”他说。

  “徐工事情对行业影响太大了。关于国家产业安全的问题,西方都有一套管理机制,中国每年有大量国有产权交易进行,却没有这样的机制。作为行业内的一分子,保持沉默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他说。

  向文波1962年出生于湖南沅江农村,和许多那个年代的人一样,高考改变了他的人生。1978年,向文波考上湖南大学铸造专业,毕业后到一家兵工企业从事技术工作,随后于1985年考上大连理工的研究生,1992年进入三一重工。之前,在中国的

股权分置改革中,向文波也充当了冲锋的角色,带领三一重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破冰之旅。

  向文波不否认自己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表达看法,这是我个人的价值取向。”

  “之前,不少民营企业在整合国内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因此很多人排斥民营企业,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偏差的。”向文波表示,德隆资本运作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不具备产业整合的能力,“但是三一不一样,我们有产业整合能力,能够在收购徐工以后经营好。”

  他说,希望社会上能够多给民营企业一些机遇,尤其要给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的机会。

  2006年,向文波的博客成为新浪Blog百万俱乐部“中国财经第一博客”,被视为是首次以博客形式获得平面媒体广泛关注的案例。

  在网络上,许多人称向文波是受自身的利益驱动才站出来,一些人则视他为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撇开动机不谈,不难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有关徐工案交易的各个细节一点一点地被披露,按徐工董事长王民的话说是“被放到了手术台上,全体公众用放大镜来进行解剖”。

  向文波自己说:“让公众参与,进行讨论,这是徐工案的最大意义,决策层听到了民间的声音。”

  在他的博客上,一位网友留言说:“我并不知道你是有意搅局,还是真心爱国,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事件,促使政府建立一套机制,那才会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