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粮食怎堪“养车”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 11:00 国际商报

  几年前,我们为陈化玉米的出路头痛;今天,当国际能源供求变化为玉米找到了“能源化”出路———加工成燃料乙醇“养车”时,我们却又开始为各地盲目上项目可能对粮食安全造成影响而发愁。

  当前,一些地方上燃料乙醇项目热情高涨,意向建设产能已超过1000万吨。为此,国家发改委等近日接连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不得以玉米加工为名,违规建设生物燃料乙醇项目。

  在吉林榆树市的一个经济开发区,毗邻而居两个“超大型玉米深加工项目”———吉粮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中粮生化

能源有限公司。按照计划,两个项目一期消耗玉米都是60万吨,二期建成后也都是100万吨。如果两个项目全面完工,榆树全市的玉米都不够这两家企业消耗,需要外调。在东北三省,像榆树一样由于加工业迅速发展而即将“产区变销区”

  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国家对用粮食加工燃料乙醇严格限制,项目上马因此花样翻新,方式更加隐蔽,如已有产业继续扩产;转战燃料乙醇上游产品酒精市场。生产燃料乙醇需国家批准,而酒精转化为燃料乙醇只有一步之遥,不少企业便打起“擦边球”。全国正在新建及改扩建的酒精生产能力已达160万吨/年,这种项目很快就可以转产燃料乙醇。生产下游的生物化工产品,直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规避国家立项门槛的限制。

  用陈化的玉米、小麦加工燃料乙醇是最早探索的能源替代途径之一。燃料乙醇项目位列我国“十五”十大重点工程,2000年开始启动,但由于当时燃料乙醇价格高于汽油,因此发展缓慢。去年国家指定的4家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产量猛增,燃料乙醇项目从以前的“包袱”变成了“财富”。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发展替代能源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提出要更加依靠非粮食原料。但由于用粮食加工燃料乙醇及其上下游产品技术成熟,企业仍对其青睐有加。企业追逐利润和粮产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一拍即合”,新的粮食“能源化”项目便以各种名目上马了。

  东北一个正在建设的百万吨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负责人称,按照他们的工艺,3吨玉米可以生产1吨化工醇、1吨饲料和1吨酒精。以目前石油和玉米价格,年产20万吨化工醇,利润2亿元。项目从提出到开工仅用了两三个月,4月份开工10月份就要求投产,可谓“从天而降、拔地而起”。近35公顷土地由地方政府无偿提供。

  关于“粮食能源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目前业界仍然争论不休。而“粮食能源化”正在引发我国粮食市场的巨大变动,其连锁反应目前有的已经显现,有的将继续显现。

  在包括“能源化”在内的一系列原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玉米加工业产能增幅远远超过玉米生产增长水平。大连商品交易所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联合研究课题预测,在2007/08年度或2008/09年度,我国将由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由于“能源化”推动,今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持续上扬,并首次出现价格“倒挂”:玉米价格高于小麦,改写了各类粮食品种的比价关系,对最近一轮粮油涨价产生了影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粮食生产应该首先保证口粮和畜牧业发展。将粮食用作工业原料的深加工项目,不可过度发展,尤其不可一哄而上。而目前玉米加工燃料乙醇业过快发展,一些地区甚至玉米主产区已在考虑进口玉米了。

  专家指出,中国粮食不能承受“能源化”之重。如果大量靠玉米解决能源问题,将会是一场灾难。我们“不能饿着肚皮开汽车”,中国国情和美国、巴西不一样,不能照搬他们的模式。

欣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