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外贸易:成长的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16:13 《新青年·权衡》杂志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中国脱身全球贸易“重灾区”的必由之路

  □ 黎友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 王 凯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千亿贸易顺差对中国来说,既是成就,也是挑战。

  中国对外贸易近几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海关统计,2006年1-10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4249.5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出口7792.9亿美元,增长26.8%;进口6456.7亿美元,增长20.9%。

  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很多西方人士担心,当今的许多庞大经济体总有一天将在中国巨大的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光环面前黯然失色。许多人大肆渲染西方国家将因中国的崛起而出现失业加剧、资本大量外流的前景。

  正如伦敦投资研究公司Independent Strategy总裁大卫•罗奇(David Roche)所说,中国或许的确发展很快,但目前它还算不上是个真正的“世界大国”。中国还面临着一长串“成长的烦恼”。 全球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存在。2006年中国全年贸易顺差预计将超过1500亿美元。商务部研究院李雨时研究员认为,2007年我国外贸增速至少将保持在15%以上,很有可能超过20%;贸易总额将达到或超过2万亿美元,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基数越大,增长率将相应降低。如不采取相关措施,顺差可能将继续扩大,达到1800亿美元-2000亿美元左右。

  巨额贸易顺差意味着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大大增强,改善了中国国际收支和信用状况,维护了金融稳定,也说明净出口对GDP的增长贡献增大。然而,千亿贸易顺差对中国来说更是严峻的挑战。首先,贸易顺差扩大使中国外汇储备不断攀升,2006年贸易顺差占外汇储备的比例陡然攀升,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导致的外汇款增加,造成了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影响到抑制信贷和投资增长的效果。其次,高额外贸顺差使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升级,带来国内市场美元供大于求,人民币存在着升值的内在压力。再次,导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摩擦愈演愈烈,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重点目标。最后,中美贸易顺差的持续上升无疑会使美国对巨额逆差的指责进一步加剧。

  2006年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已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由货物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由企业微观层面向宏观体制层面延伸,特别是在

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等方面,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预计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国商品将继续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对象,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同时,国际贸易保护的形式日趋多样化,绿色壁垒、劳工标准等非贸易壁垒成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新障碍。

  很显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重灾区”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国内难以遏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除了频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国家干预等传统保护手段外,还采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贸易壁垒手段。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落后。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在全球产业链条中,中国目前的生产方式还处于加工、装配这一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环节。 出口退税:下调之后的隐忧

  自2003年以来,中国已多次削减出口退税,并取消了一些产品的出口退税,而目前面对外贸顺差高企的局面,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继续下调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2006年9月15日,中国取消或降低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增补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同时提高了深加工农产品和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调整将会进一步抑制能源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出口,促进深加工农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出口退税作为一项政策,已从单纯的补贴出口转变成了有限制、有鼓励的弹性政策,此次调整旨在调整不断膨胀的贸易顺差和经常账户盈余,促进了外贸转变增长方式。

  在理论上,降低出口退税率有利于适当抑制一些产品出口,减少出口过分增长,但在短期内反而会刺激企业加快出口。首先,是企业“抢闸出口”,2006年8-10月,贸易顺差明显攀升,一定程度上是企业为了搭上最后一班车,在短期内加速出口。其次,出口退税率下降的企业也会做出“逆向选择”,这直接导致国货重复进口,就是企业考虑在出口退税上得不到优惠,而采用把已出口的货物再次进口,来享受进口保护的优惠。这种做法让

中国经济严重“失血”。最后,出口退税率的频繁调整还会带来额外的效率损失,因为它往往会增加政策监管的不确定性,削弱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下调出口退税率的措施不仅不能充分遏制通胀的压力,反而加剧了抑制内需的风险。 人民币升值:缩小进出口增速差距

  自2005年7月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近5%。人民币大幅升值将抬高中国出口商品在海外市场的售价,进而放缓中国出口的步伐,同时还会拉动进口的增长,从而使得贸易顺差收窄。前三季度,尽管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下,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在国内投资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带动下,进口增速明显回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个百分点,与出口增速的差距比去年同期缩小了10.5个百分点。长期来说,进出口增速的差距将进一步缩短。

  但近期人民币升值却使出口不降反升。其首要原因是,中国的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体。中国目前的出口结构中,加工出口贸易占到65%左右,中国的一般贸易一直是逆差,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出口贸易,人民币升值使加工出口贸易的成本下降,促进加工贸易出口。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2006年1-10月,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为4097.6易美元,同比增长 23.2%;1-10月按进出口贸易方式分组的总顺差约为2106.6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顺差为1481.9亿美元,约占70.3%,一般贸易顺差为624.7亿美元,占顺差的29.7%。其次,2006年8、9月份主要受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预期的影响,出口增速有所加快,分别达到32.8%和30.6%。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比以前要小得多。中国出口对汇率等价格信号并不敏感,出口量与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也不相关。人民币升值对减缓中国的出口贸易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汇率波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货币的可兑换性、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