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发改委表示2007年重点解决上学看病贵和房价高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07:09 人民网-市场报
编者按: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我们普通消费者都经历了很多次的涨价。然而,在年终回顾之际我们惊奇地发现,在每一次价格上涨时几乎都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个价格是老百姓可以承受的。”只是这话每一次都不是老百姓自己说的。 新近公布的央行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已连续3个季度下滑,到第四季度,认为物价“令人满意”的占比仅为10.8%,为历史最低水平。据悉,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表示,明年努力的重点方向是力求解决上学贵、看病贵、房价高等矛盾。看来,至少这3个贵得看不懂的价格是不得不解决了。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通常由价值决定,而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然而,在今天的中国,许多价格既与价值无关,也与供求无关,它们根本就无法用我们印象中的常理来解读。我们姑且把这些看不懂的价格分列如下,供读者评判: 这些价格,与价值无关 劳动力价格:一天抄四次电表=年薪十万 回顾:每月工资6500元,一年发16个月的工资,外加年终奖和两份商业保险,年薪超过10万元:这是某市一位电厂抄表工的真实收入状况。而他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天抄4次电表。 评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应该是和经济效益、劳动强度、劳动复杂程度直接挂钩的,于是我们怎么也不能明白一天抄4次电表和年薪10万元是如何对应起来的。民谣云:银行加证保(证券、保险),两电(电力、电信)加一草(烟草),石油加石化,看门的也拿不少。这些行业享受着超额的利润,并不是因为它们管理得有多好、经营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垄断赋予了它们独特的权力。在缺少制度有效约束面前,垄断行业的利润越多,畸形的“豪门盛宴”就越多,百姓承受的负担也就越沉重。 学费:以世界最贵的大学学费培养保安、保姆 回顾:烫手的录取通知书拿在手中,十几年寒窗终于得到回报。然而,缴费通知单上的数字,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按照境外机构公布“全球高等教育排行榜”,日本一个大学生每年11万元人民币的费用支出是世界最高,但考虑到日本的人均GDP是我们的31倍,按收入支付比例计算,这11万元仅相当于我国居民支付3550元。而中国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花费要在万元以上,相当于日本大学生费用的3倍以上! 评点:当许多学生以世界最贵的大学学费完成了大学学业走上社会之后,才猛然发现自己只能当个普通劳动者,甚至只能做保姆、当保安赚每月几百块的工资。而教育部对此的反应是:即使名牌大学学生毕业后去养猪,媒体也不要大惊小怪,他们就应该定位为普通劳动者。 水价:业务招待费也成了自来水涨价的依据 回顾:发改委今年出台的《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水企业的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业务招待费、取暖费、会议费和差旅费等,均可计入企业成本。这无疑是水价再次提升的又一次号角,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提价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规范城市供水价格成本。 评点:在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上,有关部门常采用成本加利润的方法,在确保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保持一定利润的同时,防止它通过垄断地位盲目涨价。但是,这种定价机制最终不仅不能达到所预期的降低成本的目的,反而是促使相关企业努力抬高成本。 这些价格,与供求无关 铁矿石价格:最大买家却没有定价权 回顾:作为国际铁矿石最大买家的中国,不管每年进口多少铁矿石,不管在铁矿石谈判中态度如何强硬,最终都只能无奈地接受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一年比一年高的报价。2005年涨价71.5%,2006年涨价19%,2007年还要涨9.5%。境外铁矿石供应商还声称,如果中国不接受这一价格,就卖到其他地方去。 评点:面对今天铁矿石价格的尴尬,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不得不接受铁矿石涨价的原因何在?显然,如果中国不能对国内严重过剩的钢铁生产能力进行整顿,不能加强对境外铁矿石资源的控制力,就不能有效降低对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依存度。在铁矿石价格上就会继续受制于人。 农产品价格:丰年也涨价 回顾:要说农产品涨价这不新鲜,可丰年涨价就新鲜了,尽管今年我国粮食连续第三年丰收,供求平衡,国库充裕,但是从8月份开始,北京、广东、山东等地相继出现了部分粮油、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背后真正推高中国农产品价格的是国际市场。受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农产品减产、国际游资炒作的影响,国际现货期货市场的小麦、玉米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历史上,我国对玉米、小麦等粮食的进口量很小,对国际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并不大。而这一次,中国玉米、小麦价格又一次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评点:罗杰斯预言未来2至3年将会出现一轮轰轰烈烈的农产品超级牛市。如果预言成真,那么对于中国有关部门而言,考验只是刚刚开始。存储小麦竞价销售只能起一时之功,如果国际国内小麦期货价格持续走高,仅靠拍卖储备小麦是远远不能抑制价格的。 这些价格,与垄断有关 邮政价格:听证会?免了! 回顾:2006年11月15日,中国邮政在一声不响之后,直接把邮政资费拉升了35%至50%。 评点:此前水、电、煤、气涨价虽然蛮横但至少还知道提前发个消息、开个听证会什么的,好让公众有个发泄过程和心理接受过程。即使听证会不过是摆个姿态,听不听是垄断行业和政府的事,但毕竟百姓们还可以把自己的那点“民意”拿出来抖搂抖搂。而这次邮政提价连个听证会都没有,是不是连姿态都懒得摆了? 在质疑声响成一片之后,发改委赶忙出来解释说不听证是因为对居民影响太小。就算邮政资费上调50%对广大以书信为主要通讯手段的农民来说影响真的不大,难道这就可以成为不听证顺理成章的理由了吗?听不听证是一种态度,与价格怎么涨无关。 油价:跟涨不跟跌 回顾:2006年上半年,中国油价向上调整过两次,北京地区93号汽油价格从4.26元/升涨到现在的5.09元/升,折合0.62美元/升。北京市出租汽车由原来的每公里1.6元涨到了每公里2元,无论老百姓再怎么怨声载道,中石油们都一样振振有词:“现在石油价格倒挂,得和国际接轨啊”。 评点:然而,当下半年随着国际油价暴跌30%,美国9月份普通无铅汽油已跌至0.58美元/升,比北京93号汽油还便宜的时候,和国际接轨的事谁也不提了。试问中国油价到底是和谁接的轨?老百姓才恍然大悟,这所谓的“接轨”其实是特指“向上接轨”,说白了,就是跟涨不跟跌。 这些价格,越降越高 房价:越调越涨 回顾: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注定非比寻常。从提高贷款利率到出台“国六条”、“九部委十五条”,再到开征二手房营业税、限制外资炒房,调控政策瞄准楼市一通狂轰滥炸,力度和密集度都远远超过以往。可大中城市房价仍然照涨不误,越来越高的房价令潜在的买房人尴尬不已。 评点:新华社评论直言,当中央政府的“组合拳”遭遇地方政府的“无影掌”,功力自然被化于无形,一些地方对房市宏观调控拆招卸力的做法事实上也已经成为推高房价的重要佑护力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邻国韩国也没好哪去,前后9次调控结果9次“空调”。别的不说,就说人家整治房价的决心是否也值得我们一学呢? 药价:越降越贵 回顾:听说第21次药品调价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可是大多数老百姓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因为此前的20道“降价令”都不幸打在了高药价的“弹簧”上。其中前18次调控平均每次降价0.14元,相比动辄上百元的药费来说,这能叫降价吗? 评点:似乎降价药和廉价药最后的命运只有一个:药店不卖,医生不开方,医院不采购,厂家不生产。取代的是“成分完全一样”的标上新名称的药。不知有关职能部门有没有对药价越降越贵的怪现象进行过分析?还是只是为了应付老百姓?经历了10年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依然问题重重。如果改变不了“以药养医”的局面,老百姓看病可能还要掏更多的钱。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