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2月28日电(记者 郭立) 近年来,重庆市把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作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2000年至2005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由401.8万人增加到664.8万人,年均增长13.1%,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29.6%提高到48.6%,“劳务经济”在重庆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在对劳动力技能培训方面,重庆对培训单位实行“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
、自主安排就业”等“四自主”原则。对政府补贴的培训,进行公开招标。在转移输出方面,重庆充分发挥406个定点培训单位、344家职介机构、88个市外劳务“窗口”和市政府6个驻外办事处设立的劳务输出协作处的作用,依托骨干产业和市内外160多家大中型企业,实行协议、合同、订单输出,近三年来订单输出42.3万人。积极营造宽松环境,支持鼓励农民自主输出,三年达到了74.8万人。
2005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进城务工农民服务管理试点工作,颁布实施了《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13个试点区(市)、街道和社区完善工作机制,对进城务工农民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式”管理;社区的公共资源和用人单位的职工福利设施向农民工开放。
两年多来,重庆市农村劳务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1015.8元,比2000年增加了467.6元。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带动了农民整体收入的增加,而且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耕地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增加,也间接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重庆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大量的培训需求,加速了职教培训这一巨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全市各类职业学校跨越式发展,全市目前已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2200所,永川、万州、涪陵、黔江等一批区域性“职教中心”正在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