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亮:和谐共致富的慈善企业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15:39 北方经济报 | |||||||||
2006内蒙古年度慈善人物候选人风采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切实提高增长质量,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亮点频现,英雄辈出。蒙古王2006内蒙古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就旨在讴歌内蒙古经济英雄,展示内蒙古经济成就。通过经济年度人物展示,人们可以看到内蒙古企业家奋力拼搏
12月20日,在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人事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永亮获得了“优秀建设者”称号。在当晚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水井坊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西部之夜”晚会上,作为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提名人,赵永亮介绍了他在内蒙古西部沙区大力发展沙产业,投资1.2亿元资金建设“东达生态扶贫移民村”,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情况,赵永亮的激情演讲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谈到责任,赵永亮的回答掷地有声:“先富帮后富,和谐共致富,消灭贫穷和落后”。 赵永亮获得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赵永亮带领区内外企业家在库布其沙漠种植沙柳。自左至右:恒茂集团董事长樊小平、依东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吴依东、亿业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冯利刚、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永亮、力仁集团董事长武希慧、莲禾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范志凌、蒙康盛业科技公司总经理王文、副总经理李月红。 在奶奶灵堂前发誓扶贫 “赵永亮心地善良,对贫困百姓充满同情心,他把帮助老百姓富裕起来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在记者采访赵永亮建设的“东达生态扶贫移民村”时,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盐店村村支书张文清怀着感激和敬佩的心情对记者讲了上述一番话。说起赵永亮建设移民村的缘由,张文清给记者讲述了赵永亮的几个动人故事。 1957年12月,赵永亮出生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盐店村。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贫困,赵永亮就到家乡的供销社干上了赶猪送羊的差事。因为在工作中比别人付出了更多辛苦,比别人更精通业务,不久后他就被调到伊克昭盟羊绒衫厂(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前身)从事原料采购工作,并很快升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原料部长。1988年,赵永亮的奶奶去世,当时正赶上过春节,因为过春节找不到鼓乐班子搞丧葬仪式,赵永亮就搞了一套音响,想给奶奶放放哀乐送送行,表达哀思。可是村里没有电,最后没别的办法,赵永亮只好用汽车蓄电池带动音响给奶奶放了一夜哀乐。面对家乡的贫困落后状况,当晚赵永亮就跪在奶奶的灵堂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奋斗目标:赵永亮你如果能给村里安上电,你就是英雄,如果安不了,你就是狗熊!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赵永亮毅然从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副总裁的位置上辞官下海。赵永亮下海经商挣到第一笔钱3万元后,马上就履行诺言给村里安上了电。从此,赵永亮就把通过辛勤劳动帮助老百姓共同富裕起来看成了自己的神圣责任。 下海后,凭着“以德致富、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以及“拼搏创新、科学管理”的踏实行动,赵永亮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到1996年时,赵永亮创建了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赵永亮富裕后,每到年关他总要回家乡慰问乡亲们,送上一些钱和食物。对于典型的广种薄收的贫困家乡,赵永亮有一段非常形象的顺口溜:“春天满满种了一坡,秋天收割了一车,最后打了一笸箩,煮了一锅,吃了一顿,剩的不多”。因为缺水,赵永亮家乡的许多老太太一个月只洗两次脸。如何帮助家乡的老百姓迅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是赵永亮长期思考的问题。 建设中国西部第一村 鄂尔多斯市政协主席王德宝曾说,赵永亮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能拿出上亿元资金搞沙产业、建设生态扶贫移民村,这不容易、不简单!近日,在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召开的新农村建设百强企业及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表彰大会暨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论坛上,东达蒙古王集团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企业”,并受到表彰。 解决内蒙古西部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和恢复生态问题,这是上至各级政府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然而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在内蒙古西部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和恢复生态似乎是不可兼得。如果让农牧民种更多的地,养更多的牲畜,可以使他们增加收入,但这会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如果让农牧民少种些地,少养些牲畜,可以让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但这却会导致农牧民收入减少。对于这样的难题,赵永亮给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他在内蒙古西部沙区发展沙产业,建设生态扶贫移民村,可以取得农牧民脱贫致富、恢复生态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效果。 2004年的一天,在从家乡去呼市的路上,赵永亮看到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北部有一大片比较平坦的土地,方圆十几里无村庄。因为风多风大无水,这里被称为“风干圪梁”。村民说这里的土质不错,只要有水,就可以居住生活。赵永亮咨询了当地水利部门及有关水利专家后,决定把十几里外的哈什拉川水提水上梁,然后在这里建设生态扶贫移民村。这样,就可以把附近的百姓整村迁移到生存条件较好的扶贫移民新村了。赵永亮将自己的想法向当地政府汇报后,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全力的支持,这样,赵永亮就自掏腰包开始建设“东达生态扶贫移民村”。 到目前为止,赵永亮已在移民村投资1.2亿元,建设了28户每家投资30万元的高标准獭兔育种、蔬菜育苗基地,54家每户投资15.8万元的小型獭兔养殖户,已有100户贫困农牧民入住移民村从事獭兔养殖。赵永亮说,建设新农村,就不能让老百姓蹲茅坑,不卫生。所以在移民村,赵永亮还建设了利用人粪和兔粪制造沼气点灯做饭,利用沼杂喂养蚯蚓生产肥料的循环利用设施。这种把人粪和兔粪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彻底解决了环境卫生问题。而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南韩新农村曾经使用了长达15年的时间。 白泥井镇大纳林村村民冯候为、刘五女夫妻俩一个46岁、一个45岁,他们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从他们满脸的沧桑和皱纹,穿着的破旧衣衫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很窘困。11月9日,冯候为、刘五女夫妻俩从破旧的土房带上不多的家当,高高兴兴地搬进了移民村,在这里,他们没花一分钱就分到了一间70平方米的砖瓦住房和一间150平方米的獭兔养殖房。这次搬迁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飞跃,过去他们住的旧土房四面漏风、破旧不堪,现在他们住的新砖房结结实实、窗明几净,过去他们生火做饭烧的是烟熏火燎的柴草,现在他们用的是干净卫生的沼气,过去他们如厕用的是室外旱厕所,现在屋子里就有卫生间……更让他们高兴的是,搬进移民村后,通过养殖獭兔,他们预计一年获纯利4万元左右。他们兴奋地对记者说,赵永亮是一个帮助他们告别贫穷落后走向富裕文明的慈善企业家,他们永远感谢赵永亮,他们一定会勤奋劳动,养好獭兔,不辜负赵永亮的无私帮助和殷切希望…… 王海清是“东达生态扶贫移民村”的村长。他向记者介绍说,由于移民村为养殖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兔种供应、饲料采购、养殖防疫、兔皮肉加工和产品销售等全部由东达蒙古王集团成立的配套服务公司来完成,獭兔养殖户只需养殖獭兔即可,因此,养殖獭兔对养殖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甚至中老年人和妇女都可以在移民村进行獭兔养殖工作,因此,移民村开发的獭兔养殖项目是实实在在的扶贫工程。“东达生态扶贫移民村”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后,可移民2000户6000人,届时,这里将成为中国的“獭兔航空母舰”。移民村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总人口3万人,拥有工业加工、畜牧业养殖、蔬菜种植、生态旅游、综合服务和文化卫生等产业布局的新型城镇。 因为赵永亮建设的“东达生态扶贫移民村”可以实现农牧民脱贫致富、恢复生态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吸引了许多关心新农村和生态问题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许多参观考察者都认为,赵永亮建设的移民村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因此这里堪称“中国西部第一村”。 发展沙产业受到钱学森赞誉 赵永亮说,“东达生态扶贫移民村”所做的扶贫工作不是给贫困农牧民简单地输血,而是帮助贫困农牧民获得造血能力,实现劳动致富。同时与东达蒙古王集团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产业链,这样,就可以实现农牧民富裕了,企业也发展了。这可以解决企业参与扶贫工作如果只是不断投入,没有回报,就会缺乏长远生命力的问题。移民村全部完工后,可以把散居在6000平方公里的农牧民全部转移到8平方公里的移民村,一方面使他们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使生态遭到破坏的地方成为无人区,使这里的生态得到自然恢复。这样,既实现了百姓富裕,人与人和谐,又实现了恢复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实际上,这正是东达蒙古王集团实施的发展沙产业,帮助百姓脱贫和恢复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永亮介绍说,二十世纪60年代初,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参加火箭、导弹发射试验时,发射基地正好在额济纳河边上。面对发射试验场周边的沙漠戈壁,经过观察思考钱学森认为,沙漠戈壁并不是完全不毛之地,关键是需要经营,用科学技术来经营管理好了,沙漠戈壁也能变成财源宝地。经过不断的研究思考,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院士系统地提出了沙产业和草产业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 在投身沙草产业之初,赵永亮把沙柳综合利用选择为发展沙产业的重点。沙柳是具有极强的抗风沙、耐干旱能力的灌木树种,生长习性独特,每三年必须平茬一次,否则,就会枯死。而平茬后的沙柳其生长规模和防风固沙效果却能大大提高。在过去,由于沙柳种植只能发挥生态效益,开发利用几乎空白,除了可当柴烧之外,几无他用,群众种植和平茬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种植的沙柳大部分枯死。赵永亮认为“生态建设不能以绿色划句号”,经过与专家一起试验论证,赵永亮认识到沙柳是理想的高级瓦楞纸原料,可以利用沙柳生产高级箱板纸,国内高级包装纸每年缺口约400万吨,种植沙柳生产高级箱板纸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为此,东达蒙古王集团实施了300万亩库布齐沙漠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目前,300万亩库布齐沙漠沙柳综合利用项目一期150万亩沙柳种植业已完成,二期150万亩沙柳种植也已全面展开。与之配套的年产10万吨沙柳造纸项目已经投产,取得了显著效益。正在建设的50万吨沙柳造纸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个亿,为地方财政增收3个亿,为30万户农牧民直接增收3个亿,企业将会创造可观利润,这将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沙漠增绿、沙柳增值、地方增税、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绿色扶贫工程。 得知赵永亮在沙产业方面的成功实践后,钱学森曾写信给赵永亮说“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有关专家表示,在内蒙古发展沙产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循环经济,对内蒙古老百姓脱贫致富,恢复生态,发展经济,建设北京绿色屏障,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沙产业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恢复生态的重要作用,内蒙古党委和政府已将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写入了“十一五”规划,并进行了具体部署。 组建“爱心团队”扶危济困 赵永亮常说,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任,企业家的责任就是拿出钱来办实事、做好事。2006年春节,赵永亮在回乡看望百姓发放慰问金的时候,得知一个叫邬九女的女村民,患先天性心脏病多年,家庭生活十分贫困。因为邬九女的儿子即将高考,所以邬九女虽然已经生命垂危,却毅然决定放弃治疗,把家里有限的钱留给儿子上大学使用。赵永亮了解情况后当即表示过完年后一定要帮助这个了不起的母亲做手术治病。春节后,赵永亮用自己的小汽车将邬九女送到呼和浩特,为邬九女支付全部治疗费用5万元,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邬九女做了手术,现在邬九女已经彻底恢复了健康。 在医院,赵永亮了解到内蒙古有很多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因为无钱治疗就早早死去,而这种病本来是可以治愈的,考虑到每拯救一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就是保留一个劳动力,挽救一个家庭,促进一方和谐,这也是扶贫工程的一部分,所以他与医院协商,由东达蒙古王集团每年出资60万元,医院也承担一定费用,两家共同成立一个专门救助内蒙古农村牧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促进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促进会救助患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患儿了。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促进会动员更多的企业家奉献爱心,共建和谐社会。从2006年4月促进会成立以来,已有10多名区内外企业家加入“爱心团队”,他们已经救助了20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赵永亮在加拿大留学的长子赵智强携未婚妻马忻、次子赵智慧携妻子欧璐回国探亲,在回国期间赵智慧与欧璐举行了结婚典礼。在结婚典礼上,赵家不但不收任何礼金,赵智强携未婚妻马忻、赵智慧携妻子欧璐反而各出1.5万元分别救助了一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赵智强和赵智慧说,因为有父亲赵永亮在前面做出了好榜样,所以他们早就想学习父亲做好事了。 10年来,赵永亮领导东达蒙古王已经向国家纳税5.2亿元,向慈善公益事业捐款1.2亿元。与此同时,通过企业生产,赵永亮让企业的5800名职工过上了富裕稳定的生活,通过产业拉动,赵永亮帮助成千上万的农牧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之路。一位资深经济学家说,我不是批评别的企业家,但是相对而言,赵永亮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参与扶助贫困和恢复生态工作,这确实更让人敬佩!在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这种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和行动对企业家具有重要的榜样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