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2006影响中国经济的十大企业事件之奥康抗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8:1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奥康抗诉:中国鞋企积极应对欧盟反倾销

  【时间】10月23日【事件焦点】

  王振滔重金聘请资深律师起诉欧盟加征反倾销税不符合欧盟的相关法律。此前,奥康等中国制鞋企业发起成立“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王振滔携手国内百家鞋企发表了中国第一个抗议欧盟鞋类反倾销的《重庆宣言》,中国鞋企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抱团合作。

  【事件回放】

  2006年10月5日,欧盟裁决,将在未来两年内向中国产皮鞋加征16.5%的反倾销税。10月23日,奥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宣布,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欧盟加征反倾销税不符合欧盟的相关法律。奥康因此成为中国制鞋行业第一个运用法律武器抗诉欧盟鞋类反倾销的企业。

  据

商务部分析,2005年以来,中国皮鞋对欧出口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实施10年的配额体制终结后,中国出口潜力得到释放,与倾销毫无关系。10月25日,在商务部的组织下,一些鞋企就如何应对
反倾销
进行座谈。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表示,“将在公共服务和信息方面向企业提供帮助”。

  2005年7月,欧盟应意、法、西等国制鞋企业的要求,对中国鞋展开反倾销调查。中国政府、行业协会、制鞋企业和欧洲进口商们团结起来进行了不懈抗辩。今年6月,王振滔又代表中国鞋企出席西班牙鞋业论坛,以数据证明制鞋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经过多方努力,欧盟取消对中国鞋产品实施配额限制的打算,

反倾销税率由初裁的19.4%下降为终裁的16.5%,期限由5年降低为2年,高科技运动鞋和劳保鞋不列入征税范围,使约30%的涉案鞋类产品免受影响。

  浙江是制鞋大省,每年出口近10亿双鞋,占全国的1/6,金额达到20亿美元,欧盟是浙江鞋最大的出口市场,仅温州近4000家鞋企就解决从业人员40多万。欧盟一系列反倾销税让浙江鞋企屡遭重创。中国涉案企业达1200多家。王振滔表示:“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几番起伏的鞋贸易纠纷已让我认识到据理力争的必要性。”

  欧盟还为中国企业设立了5条苛刻标准。中国企业要想摆脱倾销罪名,最重要的环节是为自己正名,即取得欧盟对其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只有这样,同行业的企业一旦遭遇反倾销调查,其产品的价格对比不再参照所谓的“第三国”,而是按照取得市场经济地位企业的产品正常价值来计算。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约定,中国自入世之日起15年内其他缔约方可以不视之为市场经济体。因此,只要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获承认,中国企业就可能随时掉进反倾销的陷阱。

  实际上,深受反倾销之苦的不仅仅是制鞋业。据商务部提供的数字,自1979年以来,欧盟对华共提起97起反倾销调查,立案总数仅次于美国(102起)位列第二,影响到我出口金额约40多亿美元,涉案产品基本涵盖对欧出口的各个领域。

  【编辑点评】

  诚如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的比喻:“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国制鞋企业应该揭竿而起进行起诉。”不管结局如何,奥康王振滔的行动本身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纠纷中更加趋于成熟,都该令人尊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