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13:10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程瑞华 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3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在部署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时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气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于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中央提出用现代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继续稳定、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的举措,这些都对我们今后做好农村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篇之年。继2004年之后,今年中央又一次把支持“三农”作为一号文件的主题。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明确提出,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 毋庸置疑,今年,作为支农工作的最大亮点,就是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意味着中国农民将依法彻底告别在中国已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来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废止农业税条例,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愿,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据农业部测算,今年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人均减负约140元。 不仅如此,中央在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已有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又加大了惠农补贴的力度。今年粮食直接补贴资金达142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0亿元。此外,今年中央又新增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125亿元,有效降低了柴油化肥等农资涨价对种粮农民的不利影响,遏制了农民种粮成本的过快增加。 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稳步增加,又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据财政部初步统计,今年补贴资金的规模达到142亿元,比去年增加10亿元。此外,对粮食大县继续实行补助和奖励,今年中央又新增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125亿元,降低了柴油、化肥等农资涨价对种粮农民的不利影响。 这些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762元,实际增长11.4%。个别地区还首次出现农民收入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的局面,使城乡居民收入拉大的势头得到缓解。 农业在我国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中央经济会议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是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加速转型的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制约,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因此,必须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紧紧围绕支持现代农业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财政部门将坚持把大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比2006年有所增加;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比重比2006年有所提高。 与此同时,努力探索税收支农新途径。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任务,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税务部门应注意把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努力探索税收支农新途径。应探索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探索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促进农村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研究税收支农新政策的同时,也要完善税收支农优惠方式,确保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同样,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杨子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谈了这样一个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环境改善、文化建设、基层民主建设等内容,需要大量资金。据有关部门测算,仅环境改善一项就需要5万亿元以上的资金。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量,单靠财政投入和农民自身积累显然是不够的。因此,金融的支持必不可少。 我们高兴地看到,有关各方正在按照有关农村金融改革的要求和部署,着力打造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须的金融组织保证和金融制度保证。而且,农业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部门已经联手,并准备先期扶持涉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现代农业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重点工程,如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秸秆气化工程等生物能源利用工程;利用境外土地和水资源实施农业“走出去”项目等五大领域。 我们更应当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坚持改革,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列车跑得又好又快。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