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建设现代农业成明年农村工作主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03:25 第一财经日报

  首提“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季谭

  每年的农村工作都有一个核心命题,2004年是“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7年基本确定是“建设现代农业”。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郭书田这样向《第一财经日报》解读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2~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全面部署了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所谓现代农业主要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

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为建设好现代农业,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作为实现现代农业目标的首要任务,加大农业投入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投资的重点。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总体部署,明年中央财政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比2006年有所增加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比重要比2006年提高。

  “增加投入的三种说法,即总量增加;增量增加,也就是基数之外每年新增加部分;比重增加,指占到财政总支出比重。”郭书田说,尽管2006年投入“三农”总量增加了422亿元,但从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看是下降的。2005年这个比例是9.2%,2006年反而下降到8.8%。“未来对‘三农’投入的比重应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的10%,这才真正表明财政是向‘三农’倾斜的。”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日前在全国财政会议上介绍,2007年将继续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提高车购税支出用于农村的比重。同时土地出让收入要确保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费,重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

  此外,继前不久《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这次会议再次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地区是低保制度和特困户救助制度并行,救助所需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负担。由于中西部不少地方财政困难,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助覆盖面窄、救助水平也很低。”日前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副司长王治坤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

  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现,最终还得取决于国家实施“公共财政”的力度,以此解决农村救助需求与救助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