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组数字尽显厦门25年发展轨迹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15:45 新华网
新华网厦门12月19日电 (记者 卢志勇)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评比中,厦门已连续两年居第9位,是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经济圈城市之外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城市。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年来始终保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益所带来的结果。 下面三组数字,可以大致勾勒出厦门的巨大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从7.41亿元到1160亿元。 厦门刚设立经济特区的1981年,GDP只有7.41亿元人民币。25年后,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到1160亿元,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8%。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自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5年前,厦门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500元,而2006年预计可达18370元。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说,厦门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人均GDP10000美元”的指标,这一指标应该属于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工业规模:从10.07亿元到2430亿元。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化的发展史。来自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5年来厦门工业经济规模已从1981年特区成立之初的10.07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6年的预计2430亿元,年平均增长24.1%。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津介绍说,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市的工业以酒厂、鱼肝油厂、灯泡厂、纺织厂等轻工业为主,如今已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行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对外开放:从2.5平方公里到1569平方公里。 当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时,规划面积只有湖里区的2.5平方公里。1984年中央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 1989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成为大陆首批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随后也获准设立。这样,厦门特区由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的1569平方公里。 目前,厦门市已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和水电气配套等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