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周放生:国企EVA考核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15:39 上海国资

  周放生/文

  单纯从利润看,183家中有156家是盈利的,共创造1402亿元的净利润;但从EVA看,只有49家在创造价值

  国资委对企业实行目前的考核体系、考核办法三年来,实现了从没有考核、自我评价转向目标考核,发生了质的变化,取得明显的效果。近几年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增长,除了宏观经济处于新一轮国民经济增长期因素外,严格的业绩考核功不可没。

  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的考核体系、考核办法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最主要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是考核指标以财务指标为主。企业作为“公民企业”除对股东负责外,还要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负责,对社会承担责任。国有企业要发展、还要改革。因此,对国有企业的考核要站在更宏观的战略高度,提出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持续的要求。

  二是考核企业的财务指标以绝对量指标为主。如利润考核。绝对量指标仅能反映企业自已与过去的比较,而难以横向比较。因此有可能造成企业盲目扩大规模、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三是考核指标的确定是一对一的谈判、博弈,难以客观、准确。

  如何解决这些在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最近很高兴地看到一本专著《战略绩效考核》——可持续发展企业素质及经济增加值考核(作者是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尹凌青博士)。这本书提出三维价值、四层价值主体、“五度”战略观、六个结合的理念。探索结合中国国情运用经济增加值(EVA)建立考核体系的思路。

  以EVA作为考核的指标,其与利润指标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引入资本成本的理念。企业是否为股东创造价值,如何衡量?传统的认识,企业只要有了利润,无论多少都是在为股东创造价值。而引入资本成本概念后,若企业的EVA为零甚至负值,企业不但没有为股东创造价值,反而给股东造成损失。

  有关专家曾经对中央企业2003年的EVA进行了测算,与以利润衡量的结果差异很大。单纯从利润看,183家中有156家是盈利的,共创造1402亿元的净利润;但从EVA看,只有49家在创造价值,183家企业共创造67亿元的EVA,而且,这仅是以5%为加权资本成本计算。净利润排名前50家的企业在2003年创造了1409亿元的利润,但这50家盈利能力表现好的企业中只有22家的EVA为正值,所创造的EVA正值占所有正值的99%。另28家EVA为负的企业,其负值占EVA总负值的58%。可见,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创造价值。

  笔者参加了一次某中央企业讨论会,讨论的议题是假如以EVA考核集团企业,企业会如何思考和动作。这些企业的老总说,以EVA考核企业,企业才会重新思考企业的发展模式,企业才会更加追求资本使用效率,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盲目扩张,盲目并购,盲目投资,盲目融资。

  我认为企业老总们的这些自然反映具有普遍性。也说明以EVA考核企业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结构调整,有利于企业精干主业、分离辅业,有利于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提高。

  用EVA考核企业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加科学、公正、有效地激励企业经营者和技术管理骨干。当EVA为正值时,则说明企业经营者和技术管理骨干作为人力资本参与了企业的价值创造,换句话说,企业价值中已含有了人力资本的价值,既然人力资本创造了价值,就理应分享其创造的价值。因此,拿出EVA值中的一部分用于对企业经营者和技术管理骨干的股权激励则是名正言顺的。这正是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体现。劳动创造价值、物质资本创造价值,人力资本创造价值。人力资本创造价值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的升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