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封读者来信反映企业与机关退休金相差悬殊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 00:41 中国经济周刊
自本刊11月20日发表《机关和企业的退休金为何相差3倍多》(详见《中国经济周刊》第45期)一文以来,本刊编辑部陆续收到多封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其中,来自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地的一些退休职工除了反映情况,还对退休金待遇相差悬殊问题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究竟是何原因让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相差如此悬殊?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 贵州省19名退休职工的来信:企业和机关退休金差4-6倍 来自贵州省都匀市一封署有19名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签名的来信寄到了本刊编辑部,在这封长达4页题为《关于企业退休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养老金极不公平待遇问题的情况反映 》的信中称:由于政策等因素,使相近学历、工龄、年龄的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差出不少。 信中的王老先生曾是贵州省一家国有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退休后的十几年间,他一直领着700-800元的退休金。“这还是经过几次调整之后的呢”。“我的退休金只包括一项基础工资。” 而在当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工资,是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等四个部分组成。在今年调整公务员工资之后,具有机关高级职称的退休职工每月再增加400元,具有中级职称的退休职工每月增加320元,加上40%的住房增量补贴分别为160和120元。“调整后的工资总额一般为3500-4500元,是企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的4-6倍多。” “同样是高级职称,为何我们企业编制的就不值钱呢?” 老王在信中称,退休十来年,涨了几次才涨到500元左右。企业退休人员的高职务与高职称,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干了几十年,仅得一项基础工资;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不仅维持了原来的工资制度,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还随着公务员一起涨。 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职称、同样的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养老金待遇为何有着4-6倍多的巨大差距? “就是因为政策的原因,一个在企业,一个在机关。” 信中反映,不但从企业退休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退休金增长率低,而且在退休时养老金基数的起点也很低,一般才300多元。 信中称,这样的情况在贵州省带有普遍性,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也是一个极为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完全是政策造成的。 湖南省15名退休职工的来信:企业退休高工成“新弱势群体” 在一封来自湖南省长沙市的读者来信中,15名国有企业退休高级工程师称,“我们为国家奉献了一身,但如今大多数人的退休金都只在400-600元左右。较低的如1959年9月医学院本科毕业,曾任厂职工医院副院长的副主任医师;最低的每月退休金仅445元,还不及清洁工、勤杂工的工资水平,企业的退休高工在改革开放中沦为新的弱势群体。” 这些高级工程师与他们同时毕业分配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学相比,退休金相差近4倍。 信中称:“当年都同属国家干部编制,由省、市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即使互换调动岗位,也应享受同级工资待遇。” 福建省一对夫妇的来信:同一单位不同编制,退休金差3倍 这一对夫妇来信称,当年从重点大学毕业,曾当选过市人大代表,并分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后来,夫妇俩被陆续调回老家福建省福州市,安排到企业编制的单位里。 工作期间,夫妇俩分别任职于副厂长和总工程师,后被调入省煤炭总公司下属子公司,分别任职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副处级)。 1997年,夫妇俩相继退休。公司规定,事业编制每提前一年内退,可以加一级工资,提前三年以上,最多加三级(封顶),加完工资再办内退(包括一般工作和工人编制的人员)。但由于夫妇俩享受的是企业编制待遇,加上所在单位又是一家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共同存在的企业。 “我们在内退时退休金不升反降。” 而他们的一位朋友,因为在企业属于事业编制,所以退休金比夫妇俩的3倍还要多。“在同一个公司工作,干一样的活,就是因为编制不同,退休待遇就不同。” 今年10月,国家关于退休金待遇改革政策调整之后,“目前我们的退休金能拿到652.99元和637.38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当地,这一工资额度还没有达到到省厅编制的勤务人员退休金的三分之一。 “为什么62年入学,67年毕业,68年分配工作的企业退休职工的待遇如此之低?比我们学历低条件略差的家庭可想而知了……” 信中建议, 国家在制定宏观调节政策时,是否能细化调节地区差别(如过去分几类地区,定最低标准),调节行业、企业差别,调节群体差别等。“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应该认认真真地多做一些调查研究,根据中央精神制定符合本省本地区的具体贯彻意见,多为民办实事。” 在信的最后,他们提出,“我们所反映的不仅是我们一户家庭,可能代表社会上一大群群体,代表一个层面——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朋友,还有千千万万户工人家庭……” 湖北省一位71岁退休工程师来信:退休后打工养家 这是来自湖北的退休职工老马的来信。信中称,现年71岁的老马,退休前曾在湖北省一家国有大型企业任总工程师。由于在企业一直是骨干,加上有40年的工龄,职务是总工程师(行政副处级),在1995年退休之后,他领到了384元(因还有一部分由企业发放,但因企业即将破产,直到现在未给过一分钱)的退休金。经过10多年间的几次调整,老马现在可以领到的退休金数额为585元。 而这一额度低于老马所在省今年上半年企业退休平均退休金675.85元。 为了补贴家用,老马在退休之后的几年间一直在外打工。但为了照顾身在家乡的老伴,老马于2004年回到家乡继续打工。 “至今,体质下降,长年吃药,毕竟71岁了,该休息了。” 老马在信中提到,从“一五”计划开始到“十一五”计划,自己工作了整整52年,但为了能过上温饱生活,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继续工作。 老马在信中认为,与他周围的人相比,他还算比较幸运的,毕竟退休之后还能打工挣钱,比起那些退休后因各种原因,未能出去打工的同志,他的情况算好的。 在信的最后,老马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参加工作的企业老干部(副处、县级以上)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都是70多岁的人了)的退休金,应保持最低线,即其水平不低于所在地区退休金的平均水平。真正落实党和国家对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的政策。 第二,对上述退休人员(包括老党员)由于家庭成员疾病或失业造成的贫困,应给予人道救助,让他们在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里,分享到最后一点温暖。 广西大学法学院读者来信:剖析退休金相差悬殊根源 “导致退休金显著区别情况的出现,其本质在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不合理”。这是一封署名为广西大学法学院盘长丽的读者来信。 在信中,她建议,“目前,政府的权宜之计,应该是加强对企业关于养老保险的执行情况的监管,使其增强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意识。 其次,对于因机制转换、工作变动等原因导致劳动者社会保险发生中断、遗漏的状况,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找到适当的衔接办法,使社会保险覆盖到劳动者一生的工作经历。再次,做大社会统筹的蛋糕,公平实现‘老有所养’。” 信中称,养老保险又称老年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退出劳动岗位时,可以从养老保险基金中领取养老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在我们国家,企业职工和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扣除方式是不一样的。就现行规定而言,机关或事业单位的职工的养老金是由国家全额拨款的,即这些单位的职工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在退休后即可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金。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是适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是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个人以本人的月工资为个人缴费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在信中,她认为,单从这一规定看,工资水平大致相当的企业职工与机关或事业单位的职工的养老金应相差无几才是。但是,凡是在企业待过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的企业是把工资分为两大块 :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企业是根据职工的基本工资代扣代缴各种保险费用的,又因为对职工的保险,企业也需要根据职工的工资水平承担一定比例的缴费义务,所以,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会尽可能压低职工的基本工资,相应增加绩效工资。像有些月薪3000元的职工,其基本工资却只有700元,这样一来,企业把自己的负担减至最小,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就非常低。相比之下,直接领财政工资的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其基本工资总是稳定在一定水平且逐步提高的,国家对其划拨也随着其工资和工龄的增长而增加。 因此,她认为,导致退休金相差悬殊的原因从表面看是因为退休单位的性质不同,即机关或企业;其本质则在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不合理。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