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能源第一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7日 15:01 经济观察报

  房煜/文

  虽然一年只有5个月的旅游旺季,但陈先生相信自己的选择没错。

  陈是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镇东桑园村民俗旅游一号院的主人,入冬以来,这里冷清了许多,只有少数附近学校的学生前来光顾——旺季是在5到9月份。但是说起2006年的收益,陈先生还是很得意:“能有10万吧,比以前上班还是强多了。”以前他在北京东城区上班,很辛苦,收入一般。

  东桑园村是延庆县大榆树镇的一个普通村庄。2005年,该村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新能源第一村”的商标,办起了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民俗旅游,各家各户自愿参与,陈先生报了名,头两年下来,收获不小。

  号称“新能源第一村”,自然引人注目。周边村庄的人都觉得,东桑园村捡了个大便宜。而东桑园村人却说,这不过是市场竞争下逼出来的“讨巧”做法。

  在很多人看来,北京已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京郊短程旅游将成为未来首都经济的增长点。著名的八达岭

长城,为处于北京近郊的延庆县带来了丰厚的旅游资源,但仍有一些行政村无法从八达岭长城上沾光。他们想方设法寻找、创造着自己的旅游品牌。

  眼看周围许多村子都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民俗旅游红红火火,东桑园村也有意学习,因为农业的利益毕竟微薄。但是,东桑园村历来以种养殖业为主,主要作物是玉米,另外就是种植一些仁用杏,有一个占地30亩的奶牛养殖小区。兴办民俗旅游,东桑园村毫无特色可言。找不到所谓的地方文化载体,东桑园人犯了愁。

  巧的是,一个名叫爱友恩新能源研究所的企业就在村子旁边。2005年3月,东桑园村支书申玉龙带着几个人到这家企业走访,希望能有所启发。“我们几个人凑一块儿就是随便合计合计,结果碰出这么个点子,搞新能源民俗旅游。”申云龙说。

  他们的项目设想得到了当地旅游局和科委的支持。当时,全国不乏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例子,但以新能源的名义搞旅游,还没有人做过。

  东桑园村的构想能够得到有关政府部门支持,也与2005年3月北京各区县功能的重新定位有关,在那之后,延庆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区。“所谓生态涵养,我想就是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我们的想法正好符合延庆的功能定位。”村支书申玉龙说。

  东桑园村开始用“新能源”来包装自己。除了绿化美化工作,他们在进村路及村主要街道安装了太阳能灯,起初安了110盏,现达到140盏。另外,他们建造了一座200立方米生物质气化站,使全村200家农户受益——单此一项,据说全村每月节省近万元开支。2006年上半年,村集体又投资12万元对这座生物质气化站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新建起一个240平方米的燃料贮存窖和一个300平方米的停车场。整个村落都有了新能源的影子。

  另一方面,他们在部分农户家里安装了50个太阳能灶、70个太阳能洗浴设备,并在12户民俗接待户村民家里安装了一套200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最初,村里人对这种新能源民俗旅游多抱观望态度,村里一共有农户200户,第一批也只有这12户报名。于是,这12户联合推出了“休闲参观新能源,民俗品尝粘卷子”主题民俗游项目。

  “这些玩意儿,我们自己没花钱,都是上面掏的钱。”12户报名者之一的陈先生说。

  他说的上面,指的是村里。不过,村支书申玉龙告诉记者,出钱的不仅包括村集体——村里自筹资金是16万多元,更多的还是来自镇政府和延庆县政府,“没有上面的支持,哪个村也没能力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一盏太阳能灯就至少5000元,最贵的有一万多元一盏的。140盏灯就是七八十万”。

  其实,东桑园村的民俗旅游项目,还是以吃为主,兼有与其他地方类似的居住休闲活动。最初注册“新能源第一村”

商标时,他们注明商标的主要用途,9项与旅游有关,只有1项写的是“能源分配”。不同的是,他们利用太阳灶煮熟食物,为游客提供特色砂锅饭。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上是“柴不进村”。启动之初,村里邀请媒体前来报道。在电视上,主持人眼看着一小盆鸡蛋放在太阳灶上,10分钟就熟透了,这个过程不点火、不升烟。这样一来,村里的生态环境也好多了。

  严格地讲,这些被赋予“新能源”称号的可再生能源,并不是真正新的能源。只是当人类无法承受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环境代价时,人们才重新给予一些原始的能源利用方式以新的名义。一个小小的村庄,意外地发现并利用了这些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相对于传统石化能源的先进性与替代性,并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到2005年底,该村接待客人8万人,收入160多万元;2006年上半年,共接待3万人,创产值90万元,户均增收4500元。现在,东桑园村的民俗接待户,已经增加到21个。

  在东桑园村,这21户农户在全村农户中的比重不过1/10,多数人仍旧靠种养殖业为生。从产值看,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09万元,种养殖业占三分之二。若以人均论,显然从事旅游业的这些农户创造的产值更大。

  北京的新能源利用水平并不高。“十五”期间,全国新能源利用占能源消耗的总比重是4%,北京只有1%。东桑园村是一个例外。只是,旅游行业本身的特点,使这种新能源利用模式受到了季节限制。冬天一到,陈先生还是要生火做饭。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