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银行业五年狂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 06:48 新京报

  高效率股改、上市后,国内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的全面挑战

  银行业是中国入世承诺中过渡期最长的一个行业。而从中国签订入世承诺的那一天起,2006年12月11日的全面开放就成了中国银行业的一道“生死线”,为了重塑这样一个坚强的现代经济核心,中国银行业从2001年起经历了如同狂飙突进的一曲交响乐章,而经过这样一段波澜壮阔的“冲刺跑”,当“生死线”到来之时却发现这也不过是一条新的“起跑线”,漫漫长途仍待求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于昨日起开始施行,在履行加入WTO承诺基础上,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按照条例规定,外资银行转制为当地注册的银行法人以后,可以发行人民币的信用卡,在华外资银行分行可以经营人民币批发业务。为了这一天,中国的银行业已经紧锣密鼓地准备了五年,而站在这一天回首过去的5年经历,从注资、股改到上市,不禁为银行业5年来“狂奔”而感叹。

  入世初期曾遭多方质疑

  “当时我们中国觉得还有一些困难,所以就给了一个过渡期,给的最长的过渡期就是五年,就是银行”,5年之后,昔日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回顾当年“入世”谈判时,还是清晰地将银行业在这场影响亿万人的谈判中“超然”的地位描述出来。

  但在2001年末“入世”谈判最终一槌定音之后,中国银行业5年过渡期之后能否可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仍然让不少人士捏了一把汗。

  担忧者所虑自然并非无感而发,回想2001年时的中国银行业,“虚弱的巨人”或许是个贴切的比喻。2000年左右的国际主流媒体———从英国《金融时报》到美国《华尔街日报》,在对中国的描述中,中国银行业的巨额坏账从来都是关注的焦点。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表示,当年西方舆论盛行的观点中,除了“中国威胁论”之外,另外一个重要潮流就是“中国危机论”———当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一篇《谁养活中国》引发了轩然大波,而银行业坏账也成为众矢之的,“1999年出版了一本书,是由美国非常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写的,认为中国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几乎是没有出路了”。

  《华尔街日报》当时的报道称,“印尼和泰国发生金融风暴时,坏账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各为60%和50%以上。如今大陆的银行坏账比例已接近泰国,超过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韩国”,该报道认为中国累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从当时的状况看来,中国羸弱的银行业如何在5年之后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5年大限的压迫下,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之路如何进行,没人能够感觉轻松。

  上市撬动银行改革大局

  国有银行改革路径的真正明确也是在2001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提出,将有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将符合条件的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开上市。虽然事后看来,中国的银行业改革就是沿着这样的路径发展下来,但在当时还是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其操作性,而坏账累累的国有银行,不要说很少会有外资银行看中进行入股,国人也很难抱有信心。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教授表示,“5年前,我会说这是不可能的。”

  2004年1月6日,寒风料峭的冬天里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了通过汇金公司注资450亿美元进入中行和建行一事,立即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而该事件现在看来,也成为本轮中国银行业改革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会上说,国务院决定向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注资,这件事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充实资本金,“更重要的在于它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将进入一个加速开展的阶段”。

  此后的事件为大家所熟知,中国银行业改革走进了一个爆发期,中行、建行、工行先后按照财务重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的三步走的战略推动国有银行改革加速进行。此前被外资视为一片废墟的中国银行业,引来了国际金融界的广泛关注,外资争先恐后希望可以投资中资银行,分享中国经济成长,中行、建行、工行也先后引进了苏格兰皇家银行、美国银行、高盛集团等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成功实现了海外的公开上市,为国际投资界所热捧,中国工商银行215亿美元的筹资规模,更是创造了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钱颖一表示,如果我们倒退四五年,当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大家对中国的银行业是一片悲观,“但是他们忽略了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是一个高速增长,每年按10%增长的一个经济,中国人会想出很多聪明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作为国家注资主体的中央汇金公司,其注资的600亿美元也是获得了高额的回报,目前享受到了三家银行股权的净资产价值是6235亿元,而按照三家国有银行的市值计算,汇金持有的相应股权市值是15191.8亿元,这一市值已经超过了包括汇金公司注资和央行再贷款在内的改革成本。

  直面外资银行竞争

  一片波澜壮阔的超大型IPO足以让人欢欣鼓舞,但当局者却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直言,“银行改革是一场马拉松,不要指望在100米、1000米甚至1万米的时候,掌声就会响起来”。

  与此同时,银行业全面开放之后,国内银行更需直面外资银行的竞争。早在入世之初的2002年,南京爱立信公司凑足巨资提前还掉19.9亿元中资银行贷款,转向花旗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在中国银行业引发了轩然大波,“狼来了”的声音不绝于耳,中资银行的危机感空前加剧。

  此次人民币业务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可能在零售业务上对中资银行的冲击还是让部分银行业人士担心。中行副行长朱民就表示,外资银行的主要冲击集中在贵宾客户上,他表示中行已计划建造上百家的贵宾理财中心以和外资银行抗衡,但由于外资在高端客户管理上的经验和优势,外资银行将在开放初期抢占大量中资银行的优质客户,几乎为业界所公认。

  有银行业人士对内外资银行做了比较,“中资银行毕竟有很多先天优势,比如遍布全国的网点、对政策的运用把握、对国情文化的沟通理解等。中资银行只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仍将可以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不可否认的是,接下来的时间,内外资银行间的竞争将短兵相接。对于占到市场份额三分之二的人民币业务,外资垂涎已久。加上外资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中间业务,更全球化的服务,中国银行业面临着相当的挑战。5年之后潘多拉的盒子如约打开,但中国银行业改革仍前路漫漫。

  -备战银行业开放

  1998年,政府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

  1999年,政府将1.4万亿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有关问题的公告》发布,我国向外资银行全面放开外汇业务。

  2002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

  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由此肩负起领导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重任。

  2003年12月30日,国家开始启动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通过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

  2004年1月6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启动,中行和建行成为股份制改造试点。

  2004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完成了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4月18日,国务院批准工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方案,月内,汇金公司150亿美元外汇注资工行。

  2005年6月17日,建行与美洲银行签署战略投资合作协议。这是四大国有银行首次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2005年6月底,工商银行财务重组工作基本完成。

  2005年8月中下旬,中行先后与四家境外投资者签订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

  2005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5年10月27日,建设银行率先在香港H股上市。

  2006年1月,工行选定境外战略投资者,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三公司出资37.8亿美元购买约10%的股份。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H股上市。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回归A股,创下当时A股IPO数项记录。

  2006年7月,工行的A+H同日同价上市申请获得国务院批准。

  2006年10月27日,工行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挂牌,成为全球最大的IPO.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