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粮食流通环节中的成本消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 02:51 第一财经日报

  石玉

  早在今年9月下旬,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原国家粮食局局长、原中储粮总经理高铁生就曾在大连举办的一个学术论坛上表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农民因粮价下跌产生的损失,目前其弊端也显现出来。

  “最低收购价定得较高,并没有很好考虑实际供求关系,其结果是市场价格长期运行在最低收购价之下,使最低收购价变形成了定购价格,取代市场价格。较高的最低收购价很可能刺激农民进一步增加种植面积,为明年带来更大的压力。”高铁生认为。

  他还认为:“根据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规定,收购产生的费用、亏损由国家财政负担,最低收购价粮食的仓储费用也由国家负担。粮库收购积极,并且不希望最低收购价粮食出库,因为只要粮食在库,就能不断地为企业产生利润。国有粮食企业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产生的费用和亏损由国家财政收入承担,这使得大批的企业不愿意参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最后导致)国家财政投入的资金大部分被用于收购费用,农民得到的利益并不多。根据国外执行最低收购价得出的经验,农民仅能得到用于最低收购价的财政支出的25%。”

  河南粮食系统一位知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比如,对拍卖制度的设计,目前,每次的拍卖量、拍卖时间是

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
财政部
和中储粮协商形成。财政部曾经提议拍卖公开地全天候进行,粮源信息全部公开,用粮企业随时都能进行网上竞拍,这样可以节约成本,避免用粮企业的恐慌。但是却始终没有得到执行。”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