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对话周宇:创业者就要强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 00:54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贾林男

  12月7日晚上,《赢在中国》总决赛后两天。周宇用5分钟时间解决完一大碗西红柿打卤面后,和记者聊起了比赛的前前后后以及创业的酸甜苦辣。以下是原汁原味的采访记录。

  “我肯定比她强”

  记者:比赛后选手都留在了台上,但怎么没看到你?

  周宇:比赛后联通副总裁李刚在我身边,拉住我和我交流一些东西,后来是有人拽我,我才上去的。

  记者:不是为冠军旁落而遗憾吗?

  周宇:(摇头)不是,不是。创业这么长时间了,已经能把胜负看得比较淡了。只要你不断地去学习,当你有了能力后自然而然该来的就来了,没来只能说你的能力还不到。

  记者:你是说自己还没有第一名的实力?

  周宇:不是。评委有他们自己的选择标准,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毕竟他们是给国家、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记者:最后宣布结果前,你当时什么感觉?很多人认为会提及你。

  周宇:我参加决赛时惟一的压力是我的父老乡亲,我参赛的事儿在家乡炒得很火,潍坊很多商场里都挂着我的头像,号召给我投票,弄得自己都不敢回潍坊了(笑)。假如我拿个第四、第五名回去的话真的说不过去,后来我进入前三了,心里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记者:有个细节不知你注意到了么,当你和周瑾PK时,举手投票时很混乱,你糊里糊涂地过关胜出?

  周宇:注意到了,我当时愣了,都没有听清PK掉的是周瑾还是周宇,等我反应过来发现周瑾已经下去了。

  记者:觉得自己幸运吗?

  周宇:我肯定要比她强嘛,这是肯定的。

  记者:为什么?

  周宇:真正最看人的地方就是商业实战,实战这个东西是蒙不了人的,将近两个月7场比赛下来,各个项目都切入了,我心里很有数(略带不屑)。相马不如赛马,怎么去了解一个人,是看他的行动,讲话谁不会讲呢。

  “帅才”与“将才”

  记者:当初为什么参加《赢在中国》?

  周宇:大概是四五月份的时候,上网发现有一篇文章叫《富豪背后的神秘女性》,我是做女性用品的,很感兴趣就点进去看了,结果发现了《赢在中国》正在报名。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风险投资的概念,我发现

  这个节目能帮我选择项目,帮我组建团队,另外还能投一笔钱给我,天下怎么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就去了解了解吧。

  记者:你后半年的重心就放在比赛上了。

  周宇:成功来源于尝试,只花10分钟时间报名的投资成本是不大的,作为生意人来说,“第一届”更是个机会。进入108以后,我发现这是一个更大的机会,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记者:比赛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资金吗?

  周宇: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学习总可以吧,到后面开始理解这个比赛的一些观念上的精髓了。互联网的一些知识,包括M SN、QQ我都是参加比赛后学会的(摇头,笑)。

  记者:“土狼”的称号是谁给你起的?

  周宇:3000面试时,有一个3分钟的自我介绍。当时我想中国大陆的创业者分为两类:一类海归派,还有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土狼派,有人也叫土鳖派,我说鳖多难听啊,我性格又比较奔放,所以就叫土狼吧。我又总结了土狼的优点:对商机的敏感,对困难的承受力强,实战中愈战愈勇。

  记者:你PK时很强势,很多人认为你有失风度。

  周宇:比赛前我准备了两套方案,一套高雅的,谈企业创立、如何成长、品牌经营、资本经营什么的。后来吴志祥被PK掉以后,我知道决赛成了大专答辩赛了,其实我是最不愿意和人家斗嘴皮子的了。不过辩论就是这样嘛,就是以势压人嘛。我的性格是对手越强我越强,对手越弱我越弱,对方越友善我越友善。平时彩排大家都很熟悉,我对每一个对手太了解了。

  记者:你和选手们私下是朋友吗?

  周宇:就是选手关系,见了面打招呼,对大多数人没有太多的情感。我是通过做事情看人的,像黄加阳、许怀哲、吴志祥、钱江、潘诚、陈杰,我愿意和他们交流。毕竟做企业这么多年了,是个满慎重的人,我会去观察一个人,看他的行为和说的话是不是一致。

  记者:选手中比较欣赏谁?

  周宇:黄加阳,人很本分,难得的是那么年轻就有自己追求的东西;许怀哲,情商很高,很善良,总把别人往好里想,连小人都不防;潘诚,做事很有原则、很专注的人;钱江,蛮乐于帮助人、谦和的人;陈杰,很强势,能把话摆到桌面上,我很尊重他;吴志祥,也很实在的。

  记者:听说你和宋文明比赛期间一直在一个房间,决赛后你们有什么交流吗?

  周宇:没有,比赛后宋文明买

  单,都出去狂欢去了。我们平时在一起只是随便聊几句,我和他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平时都是各自做各自的。

  记者:如果决赛开始时要你选择一名对手PK,你会选谁?

  周宇:(不假思索)任春雷或者宋文明,宋文明的几率会比较大。女的(周瑾)当然不能选,和祥子(吴志祥)关系好,希望能最后和他冠亚军PK。彩排中我是不比宋文明差的。

  记者:同意张瑞敏“宋文明是‘帅才’,你是‘将才’”的说法吗?

  周宇:首先,对评委我很尊重,但到底谁是“帅才”谁是“将才”只能用事实来说话。

  “我还是个干活的命”

  记者:现在700万创业资本到手了,打算怎么安排呢?

  周宇:我很想把钱放在我原有的公司里,具体要看和投资方协商的情况。我已经35岁了,能工作的还有30年吧,我在想怎么找到让我下半辈子全力以赴的事业,就像我刚开始创业时的精神那样。社会上有很多像我这样年龄段的人完成了原始积累,接下来渴望找到一个终身的事业。如果方案定下来的话,我会20%留做储备金,30%支出广告经营等各种费用,50%作为产品的成本进行投资。

  记者:回到潍坊后会怎么样?你可是当地的名人了。

  周宇:继续努力工作,说我是名人那是调侃我,我认为只有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称得上名人(咖啡店里有人认出了周宇,热情地打招呼)。我打算多在北京留几天,避避风口,否则回去不是吃饭就是祝贺,什么活儿也干不成。实话告诉你,我进前五后收到最幸福的礼物是两岁女儿电话里一句“爸爸成功”,再没什么高兴的了,不过是一

  次经历而已。

  记者:这次比赛会改变你的生活吗?

  周宇:我还是个干活的命,原则性的人生观、做事标准改不了了,有些思路可以借鉴。

  “哪个创业者不强势?”

  记者:比赛中你为什么那么大“脾气”?

  周宇:创业的时候要资本没资本,要知识没知识,要背景没背景,如果再没有这种敢于拼搏的斗志,你有什么呢?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记者:张欣说你这样白手起家的草根创业者根植于现实中国,那么未来宋文明这样的知识性创业者会不会是趋势?

  周宇:我认同,终极化一定是这个样子,但要等多少年不好说。其实国外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也必须是很有侵略性的。我和华为员工交往,业务员照样敢和我拍桌子。一个企业只要是成长期,一定要强势的,最多只是强势的方式不同,有靠资本说话的,有像我这样“脾气”说话的。你看看那天台上坐着的评委哪个创业时不是很强势的?我相信他们的脾气绝对不会比我小。

  记者:或许是柳传志和张瑞敏在你身上看到了他们那代创业者的影子,所以更青睐新型创业者宋文明?

  周宇:评委来自大企业,他们的选择标准第一要有可控性,第二创业者要有一定礼数。而我们中小企业不是这样,只要完成了销售额,员工可以拍着桌子跟我讲话,如果完不成,叫我爷爷我都不会搭理你。

  记者:不觉得太残酷了么?

  周宇:这就是创业企业的特征啊。当然我们也回报社会,我们公司一位财务主管因癌症去世了,我向他的家人许诺,只要我的企业没有倒闭,每个月的工资就会照发到他父亲手中。

  “员工是骗不了人的”

  记者:有没有特别欣赏的企业?

  周宇:华为的成长速度和

执行力太棒了,还有蒙牛的员工也是非常让人尊重的。

  记者:那你欣赏任正非和牛根生吗?

  周宇:我是欣赏他们的企业,我都是从企业员工身上看到企业家精神的,我不会完全看书上的,只有员工是骗不了人的。

  记者:对哪个评委的话印象最深?

  周宇:马云。马云是个个性很张扬、很出彩的人。有些话很俏皮,也很经典,比如“男人的委屈是冤枉撑大的”,“男人的相貌和才华是成反比的”,都蛮有哲理性的。

  记者:你心中有没有标尺,什么样叫做创业成功了?

  周宇:社会在成长,你也必须成长。创业初始觉得自己能有100万就了不起了,但当资产比这多了很多时我心都慌了,担心自己驾驭不了了,完后自己买了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的书在家苦学几年后,心里慢慢踏实了。

  记者:没想去读M BA、EM BA吗?

  周宇:我怕去了以后把学校给搞乱了。而且一般老师不会喜欢我这种人,我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而且还跳跃性思维,让我集中精神两个小时是很难的事情,十分钟脑子就想别的事儿去了。

  记者:现在有去中欧、沃顿的安排了吗?

  周宇:去啊,投资人许诺出学费怎么不去啊,我还能认识一帮人多好,准备和祥子(吴志祥)一起去。当然也有人建议我不要去,每天看一小时书能收到同样的效果。

  “表现真我,错了就改”

  记者:你直取目标的精神能让你摆脱很多身边的干扰,但你是否仍有自己的无奈?

  周宇:(思考),现在比较迷惑的就是怎么把我原来的一些经营模式和新的经营模式结合。今后我会开发新的产品线,包括香包、

化妆品等,我要把这些产品融合到大的一个店里去,这个是我比较困惑的。

  记者:你这种性格比较“出挑”的人往往会受到打击,从开始创业到今天一路走来,你觉得自己幸运吗?

  周宇:算命的给我算过,我人生中会碰到很多小人,但小人拿你没办法。其实这个社会你不用顾忌太多别人的看法,表现真我,错了就改蛮好。第二,不要把世界想得太灰暗,只要自己实力比人高,别人坑不了你。如果世界是五分的话,黑是一分,白是一分,灰是三分,关键是心态的问题,如果积极一些四分就是白色,那你不就很阳光嘛。

  记者:对80后年轻的创业者有什么忠告?

  周宇:不管有钱没钱,人还是得有追求。我和很多年轻人聊,发现他们很迷茫,不知道这辈子到底想干什么,这就很麻烦了。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面对选择不知所措,自然不会感到安全。其实这代人很优越,受到的诱惑太多了,如果干了太多的事情,太多的事情又都没有结果,我觉得再优越的人最后都会崩溃。

  另外现在很多创业者一开始就迷失在资本经营和品牌经营当中了,我现在可以告诉他们,钱少的时候是没有资格谈品牌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如果没有正向的现金流或者不到成长期,风险投资是不会投给萌芽期的。(12H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