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节能的经济魅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13:04 中国科技财富

  在评估中国GDP能耗时,汇率、能源结构、经济重型化以及城市化进程都应该被考虑在内,从而还中国能耗问题一个真实的面貌。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应用对于节能的贡献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节能的经济魅力

  谈到节约能源,早先往往给人的印象是投入而非产出,因为节能必然会涉及到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而这显然是要花钱的。现在不一样,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节能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在政策手段的配合下,具有了经济意义。

  也正是由此,节能不再仅仅是我们过去宣传"节约一滴水、一度电"的公益性行为,而是规模庞大的经济问题。

  中国能耗的真实面貌

  中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节能降耗成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对此,政府目标很明确,"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GDP能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而对这一数字的解读衍生了一些分支。

  在2004年末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被广泛引用,"单位产值能耗。据有关机构研究,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我国为1274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0.43倍。"与之相类似的表述在媒体上比比皆是。我们的能耗是否真的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如此之大?相对应,我们是否有如此巨大的节能潜力。

  在致力于节能建设的同时,对于节能及其带来的增长潜力,我们应当有一个理性的态度。

  今年上半年我国在GDP增长10.9%的同时,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这一消息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前文提到,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国际水平的2.4倍,在能源如此紧张的环境下,节能毫无成效,颇受舆论的攻击。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能源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这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实,但绝非如此严重。

  首先,《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明确说明,这一数字是按现行汇率计算。实际上,国际通行测算经济实力都是用购买力平价计算。2005年,世行以购买力平价所做的计算,我国2005年人均GDP为5739美元,而以现行汇率计算则为1341美元,前者为后者的4.28倍。按此计算,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即使考虑到世行数据的高估,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是没有问题的。有研究机构认为,我国和美、欧、日的单位产值能耗比值是0.94倍、1.58倍、2.17倍。也就是说,和美国能耗水平接近,和欧盟有近50%的差距,和日本差距较大。

  其次,能源结构不同。根据一般的标准,2吨原煤的热值与1吨石油的热值大体相当,这就是等卡能源标准。但若从等值能源的角度看问题,二者则大有分别。目前国际上动力煤价格约为50美元/吨,两吨则为100美元;国内两吨煤的价格还远低于这一数字。而一吨原油的价格约为420美元。两者热值相等,但后者的价值相当于前者的4~5倍。这就是说,即使两个国家的人均能耗水平和能源效率完全相同,如果一个国家是油基(含天然气等)原料为主,另一个国家是以煤基原料为主,则前者所生产出的人均GDP将系统地高于后者;正是能源类型利用结构使然。如展望今后数十年,我国人均能耗即使可望达到4吨标煤以上的水平,但其中的油气含量也不太可能超过0.5吨这一水平(如以届时16亿人计算,人均消费0.5吨油气,则总量将为8亿吨)。也就是说,上述能源类型利用结构中的系统差距,将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地存在下去。它的具体表现就是:我国的等卡能源所生产出的GDP将系统地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即使二者的能源效率相等。

  第三、2000年至今,我国进入重化工时代。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这一轮的重化工快速增长是在房地产以及随后的汽车等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下而发生的,这一趋势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并且短期内没有改变的迹象。高耗能产业在经济中的比例决定了快速调头难度极大,在节能问题上有所反复是正常的。

  2005年,主要工业品产量中,钢铁、有色、氧化铝、乙烯及化工产品等高耗能产业均增长迅速。而在今年7月31日,三部门联合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中可以看到,各地GDP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增长速度达到10.9%,而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从主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看,煤炭上升5.5%,石油石化上升8.7%,钢铁下降1.2%,有色上升0.4%,建材下降4.5%,化工下降5.0%,纺织下降5.5%,电力上升0.8%。对钢铁、水泥、化工等主要耗能行业的控制还是有一定成效,但按下葫芦浮起瓢,煤炭、石油、电力等基础能源产业能耗随着投资扩张有所加大。而为了缓解能源问题,这种扩张又是不可避免的。这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对此过度指责是没有意义的。

  第四、城镇化进程加速。到2004年,我国城镇化率由33.3%增至41.8%,年增1.42个百分点,工业占GDP的比重回升到46%,2005年继续回升到47.3%,重工业所占比重估计是回升的,这使能源重化工产品不仅仍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日益成为重要的消费资料。例如,城镇住宅这种商品所消耗的原料——钢材、水泥、玻璃、铝材、塑钢型材,无一不是高耗能产品。而为使用城镇住宅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及公用设施——水、电、气、热、冷,也同样如此;家用轿车自不待多言。与此同时,为加速城镇化进程服务的基础设施(交通、公路、通信、输变电等)正在大规模展开,它们同样是高用能的。所以,目前时期具有生活用能和生产用能同时高增长的特征,具有较高的能源弹性系数是非常自然的、合理的。

  应该说,我们在充分认识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比如说,日本是世界上节能最好的国家,欧美也与其存在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的造成往往是一些很独特的因素造成的,不仅仅是技术是制度上的差异。在日本的食品生产系统中,除稻谷外其他多数谷物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肉类也基本如此。有资料显示在美国,这些产品的生产、收获、贮运、加工、调制直至餐桌,耗用了美国能源总量的17%左右,而日本没有付出这部分能耗,仅此一项就使日本人均能耗降低了1吨标煤左右。中国农业的低成本使这一数字有所缩小,但显然,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无法设想进口70%以上的粮食来消费。另外,日本的绝大部份原材料来自于国外,而其人口绝大部份集中于沿海数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如东京圈就居住了日本1/5以上的人口。水运的能源效率约为卡车的4倍,而交通运输系统的能耗通常占一个国家总能耗的1/4左右。这样,日本的交通运输格局又可使日本的人均能耗降低1吨标煤左右。在这方面,无论中国还是欧美都无法复制。

  节能产业在中国

  中国经济"粗放式"的概念尽人皆知,但实际上,中国一直非常重视节能工作。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每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5.32吨标准煤下降到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50%,年均节能率为5.6%。

  十五期间,经济又开始新一轮快速增长,8%的增速已经成为过去,而能耗也出现较大波动,其中,2001、2002两年,还明显保持着原先的经济运行格局,在8%左右的增幅下,单位能耗逐步下降。但2003和2004两年,随着增速突破两位数,单位产值能耗上涨极快,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我们前面提到过,《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就是2004年末的出台的。

  跨入"十一五",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再上一个台阶,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减少20%能耗的硬指标。今年8月6日,政府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将目标明确为:"到"十一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能耗下降到0.98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为4.4%。"

  对于这一目标的艰巨性很多专家都有充分的估计。有学者表示:依靠技术节能有一个较长的周期,技术节能需要投资和装备的更新换代,五年之内全体性更新换代的可能性不大,他预计依靠技术节能五年内可降低能耗5%。而生活用能的节约比如建筑节能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同样面临周期问题——老房子再不好,也不可能短期内推倒重盖。而新建筑特别是节能建筑的比例实在是太小了。

  目前比较得到认同的观点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缩小第二产业比例;二是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而这两种方法也都存在实施上不同程度的障碍。我们现在处在工业化的阶段,过去我国轻工业发展比较快,现在转向重工业,重工业发展是为了更进一步发展轻工业,发展服务业,它是一个基础。这个阶段是不能跳跃的。

  右图是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办联合发布的2005年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达标。而其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资源状况、产业方向等种种差异,都有着自己的困难。如能耗第一的宁夏,重化工企业的比例越来越大,硅铁、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企业比较密集。长期以来,在宁夏地方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电解铝、铁合金、电石、化工、水泥建材等工业为主体的重型化产业结构,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和消耗水平都很高。在全区能源消费总量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占宁夏整个能耗的比重达77%。这种产业布局的扭转显然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

  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是最可行的途径。风能、太阳能发电在欧美、日本都开始大范围采用,技术上相对成熟,但价格是一道门槛,正需要国家政策鼓励、扶持。在今后十五年中,我国每年将有不低于500亿投资于可再生能源,按201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量10%的比例计算,其时将每年节省3亿吨标煤以上。其市场将超千亿元。

  节能产业的经济魅力

  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还有以下数据:单位产品能耗。2000年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如火电供电煤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4%,铜冶炼综合能耗高65%,水泥综合能耗高45.3%,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31.2%,纸和纸板综合能耗高120%。

  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2000年,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6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中小电动机平均效率87%,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75%,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个百分点;

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整体水平低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7.6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0%。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据专家分析,我国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标准是现实可行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在达到了节能50%的目标以后仍有约50%的节能潜力。

  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如火电机组平均效率33.8%,比国际先进水平低6-7个百分点。能源利用中间环节(加工、转换和贮运)损失量大,浪费严重。

  由于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个行业所耗煤炭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他们的能耗水平和节能潜力是具有代表性的。同时,我国能源效率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低23%。综合起来,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粗略估计,节能所提供的增长潜力大约在23%至40%之间。

  尽管不如想象中的数字惊人,但意味着节能提供的空间也是极为巨大的,按2020年翻两番计算,GDP将达到35万亿,其中20%以上的增长由节能贡献,也是极为可观的数字。

  这里面除去节省的能源消耗,还有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增长机遇。7月29日,中国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在的东亚投资论坛上表示,我国将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10%,到2020年达到16%左右,仅此一项,到2020年需要投资8000亿左右。

  此外、在电力设备改造,节能建筑推广等方面,都有数额庞大的改造计划,节能产业,蕴育着无数的机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