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后WTO时代的中国银行市场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 01:48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李岚 距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还有不到3天时间。五年中,中国银行业都发生了什么? 可以说,在最近的一年里,人们最深刻的感受,莫过于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所有环节都被摆在桌面上进行广泛的探讨,而从建行、中行、工行先后成功上市,到各家银行向综合的战略转型等等,所有这些都源于越来越加剧并且不可逆转的金融全球化趋势。 那么,未来五年,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的金融发展和稳定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银行市场将形成怎样的格局?中国银行业还面临哪些压力和挑战?前景将会如何? 对于这一连串的问号,在12月8日举行的银行决策者高端论坛上,来自人民银行、银监会、中国银行以及一些国外著名投资银行的专家围绕“后WTO时代中国银行市场”进行了广泛探讨。 真正的竞争还没开始 尽管过去五年国内银行业的发展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但中外专家认为,真正的竞争还未开始。 有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中资银行业总资产从2003年年底的27.66万亿元增加到2006年9月末的42.09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12.07%。 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比率,从2003年年底的19.6%下降到2006年9月末的7.33%,年均下降4.09个百分点。 同时,中资主要商业银行不断优化收入结构,近三年中间业务收入平均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经营收入中的占比约为8%,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前景。 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速度相比,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则显得不那么疾劲。尽管外资银行资产在五年间翻了一番,但其市场份额并无变化。 “过去五年,从表面上看外资银行的进入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厉害,这主要是从市场份额的指标看。但重要的是,外资银行了解了中国市场,站住了!这也反映了外资银行长期的战略和文化。”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礼卿说。 张礼卿认为,未来几年,外资银行进入数量会进一步增加。同时,外资银行持股25%的规定可能会面临很大压力。 他分析,外资银行将会加剧对高端客户的争夺,并且不会局限于公司业务,特别是在零售领域会与中资银行全面展开竞争,而网点的制约并不会成为未来竞争的弱势。 那么,外资银行进到一个经济体以后,是不是会对这个经济体的经济甚至金融带来更多的不稳定性呢?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贺力平认为,不会出现外资银行在一个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 贺力平认为,银行业开放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将突出体现在:外资银行进入,使一部分国内银行积极地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会给其他行动慢的银行带来压力。 另外,在治理结构方面,中资银行过去是垂直体系,现在成立了董事会,整个体系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银行业的领导者、监管者要进行观念上的调整,按照真正的市场原则,在法制的基础上进行监管。“我觉得这个影响不仅非常突出,而且是长远的。”贺力平说。 贺力平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中资银行总资产将会保持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趋势。在资本市场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会推动我国银行中介作用的继续增长。 “实际上,真正的‘战斗’会在下一个五年开始,而且从形式、内容、范围、深度和广度,都是以前不能比拟的。”业内专家称。 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之变 事实上,作为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争论虽然平息,但其究竟将对整个中国银行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恐怕有待未来的证实。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将彻底改革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 “引进战略投资者后,我国银行业竞争主体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称:“今后的竞争不单是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而且是中资含有战略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以及具有相当网络优势的外资银行占有实际控制权的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 据悉,自1996年光大银行第一家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来,十年间24家国内银行共约250亿美元,仅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就引入近150亿美元。 朱民说,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外资银行更多地通过入股国内银行进行合作竞争,中国几乎所有主要银行都有外资银行参与进来作为外资合作投资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与我们想象中的外资银行将直接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外资银行之所以热衷参股中资银行,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市场非常巨大。有数据显示,整个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费只占8%,抵押贷款只占12%,这两个水平都远远低于世界银行业的平均水平。这无疑为今后几年银行业长足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因为有战略投资者,我们就可以看到,竞争将更多地发生在已经走了国际化道路的中资银行中。这就使未来几年中国本土市场会出现既国际化又本土化的竞争;而今后的银行业会从过去的包括清理资产负债表、建设基础设施在内的改革阶段,走向银行业产品、银行服务以及更加重要的资源配置的竞争。 另外,外资进入中国最便宜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入股中资的中小型银行达到实际的控制权。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外资实际控股的国内商业银行,它们具有相当的网络能力和广泛的网络布局,而这个格局以后还会进一步扩大———因为现在大型的银行已经没有了,但是中型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还是有很多。 其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最近不断有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合并成省一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本身有很多外资投入者;另外,新的立法规定外资银行可以在当地注册,而外资银行在当地注册后就变成中国的银行,那时候的购并还有限制吗? 业内专家据此判断,虽然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已经告一段落,但外资银行在中小型银行入股和并购,下一阶段会有更大规模的发展,这将对中国银行业格局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未来,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知识产权危机 尽管五年中中国银行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业内专家认为,面对全面开放后的新形势,中国银行业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认为,银行股份制改革只是个开始。目前,在治理结构上,大的商业银行正处于磨合期,而中等商业银行尚需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在内控方面,国内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外,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减少不良资产,贷款的长期化趋势比较明显。唐旭认为,商业银行贷款中长期贷款总额已经超过了短期贷款,这种趋势已经使商业银行性质有所改变,而且银行在贷款过程中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未来竞争最多的是知识产权,是创新的竞争。”朱民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后一下子就站到知识产权这个高度,花旗、汇丰是最早在中国注册金融产品专利的外资银行。 朱民的这种危机感,来自我国DVD和微波炉行业的教训———“现在,外资银行一进来就开始在中国申请金融产品的专利,但他们不急于实施维权,等到你成规模的时候跟你要专利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中国金融市场增长如此之快,中国的产品发展如此之快,而同时我们和外资银行的差距又如此之大,这是不能否认的。”朱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对知识产权的竞争和占有特别重要。尽管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但在知识产权注册方面,整个技术含量、重要程度还是有差别。 “有了市场,有了产品,但如果没有知识产权,那么归根结底你还是没有自己的技术,没有利润。所以,这个问题在加入世贸组织五年以后,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将变成竞争越来越核心的问题,不但是中国,而且是全球核心问题。”朱民说。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