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首批国家出口创新基地亮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9:54 国际商报

  在线国际商报讯 记者汤莉报道 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授牌大会12月4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四川省绵阳市等18家单位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

  此次受牌的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现代农业、精细化工、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等8个产业门类,分布在全国的17个省区市。据介绍,首批基地名单的产生是在地方推荐基础上,经过初评、专家评议和实地考察等环节,就产业特色、出口规模、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对比评估后,由商务部与科技部联合认定的。据悉,入选的基地不仅考虑了地区分布因素,还兼顾了各相关门类的产业分布,同时,对中西部地区也给予适当的倾斜。

  

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介绍说,这些基地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秀代表,在创新能力、出口规模、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均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辐射能力,部分基地在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生产和出口能力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据了解,这18个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共设有29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31个博士后工作站,拥有授权专利1.7万多项,研发投入的平均水平在3%~5%之间。经初步统计,2005年,上述基地共实现销售额达到1260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为211.9亿美元,且出口增速均超过30%。

  “成为首批出口创新基地成员,我们既感荣誉,也感受到责任和使命。”陕西西安阎良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金乾生表示,高新技术用资金买不来,靠市场也换不来,只有加大研发力度,推进国际合作,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的大发展。

  于广洲表示,从2006年起,将用3年时间建设100个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为此,商务部将会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依照国际惯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环境和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扶持出口创新基地开展技术改造和研发活动,推动地方政府和社会的配套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向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倾斜。并促进创新基地与金融、保险等相关机构的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发展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相互支撑的产业链和产业群。

  授牌仪式后,商务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就共同支持促进出口基地建设和发展达成共识。

  第一批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名单

  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电子信息)

  广东省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电子信息)

  四川省绵阳市(电子信息)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新区(电子信息)

  

福建省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

  江苏省泰州市(生物医药)

  吉林省通化市(生物医药)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生物医药)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材料)

  山东省桓台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新材料)

  宁夏自治区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新材料)

  湖南省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材料)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

  天津市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农业)

  安徽省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工)

  陕西省西安阎良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

  河北省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

能源

  江西省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机电一体化)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