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年的一天,上海南京路的一家店铺进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客人,一身并不高档的西装暴露了他外地人的身份。两个女售货员窃窃私语,但是声音又大到这个客人能够听到:
“还是邓小平的政策好,让农民都发了财。”
客人觉得很怪,问:“你们怎么知道我是农民?”
两个售货员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可没有说你,我们只是说邓小平的政策好。”
客人无语,只得悻悻而去。
这个客人就是我。
这是20多年前,我成年以后第一次到上海。我的家乡在常州,是许多外地人看作富庶之地而又有许多上海人看作是乡下的地方。因为离上海只有300里路,所以,小时候父母曾经抱着或领着我来到这个十里洋场。那时侯,敬畏上海的繁华,赞叹上海的奢靡。然而,成年后的遭遇,使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来形容。直到写这篇文章时,当我在键盘上敲下上海的拼音,而屏幕上显示的第一个词是“伤害”,我才找到了这个比较贴切的词汇。
当然,从理智上说,上海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数得着的大城市,是东方的一颗明珠,这我都明白,但是,从情感上说,我对这个城市的亲切感,要远小于北京。
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但是仔细想想,上海又何尝不是一座矛盾的城市呢?
要说她的矛盾,还是从她的历史说起。
一
上海是一个中国工业最先发展起来的城市。几千年农耕文化养成的散漫、无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最先在这座城市得到了破坏。因此,这座城市给人们留下的主题词,常常是先进、守序、自律。
许多生意人说,上海人虽然在谈判阶段斤斤计较,但是一旦签约,就会认真执行合同,而不是开始说大话,后来拉抽屉。
许多从政者说,上海的官员水平高,规矩,很少为所欲为和贪赃枉法。
许多上海本地的官员说,上海人听话,好指挥,很少有人公开和政府作对。
这些都是事实。其实,这是100多年来产业工人的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积淀下来的一种传统。
然而,当我们翻开上海的历史,就会发现,这座城市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冒险、贪婪和投机。这是一个魔方的两个立面,虽然不是出现在同一批人身上,但是确实同时出现在同一座城市。
这样的城市肯定不只一座。事实上,许多城市都有着两个立面存在。但是,有些城市是某一面突出,另一面相对较弱,有的城市是两面都差不多,都不是很突出。而上海,是两头都冒尖的一个城市。
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如今被叫做上海的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的封邑在现上海一带,故上海别称申。4~5世纪时,松江(现代苏州河)下游一带称扈渎,此为上海简称沪的由来。唐时属华亭县,宋始设上海镇,南宋咸淳年间,上海已是贸易港口。1553年,为了抗倭,上海筑起城墙,成了方圆4.5公里的城区,城市发展步伐加快,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手工业中心。清代辟为商埠,成为贸易大港。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上海真正成为一座城市,是自19世纪中叶开始的。相对于北京来说,这是一座十分年轻的城市。而从近代工业的角度看,上海又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我没有作过细致的统计,数不出来近现代工业上有多少个第一是诞生在上海,但是,说这座城市在全国排行老大,大概没有人会投反对票。
二
尽管很多人认为上海是一座循规蹈矩的城市,但是,上海历史上却有过不少轰轰烈烈的事件,这些事件,有些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有些却只能算是一场闹剧。尽管很多人认为上海人大都本分、自律,甚至男人们会缺点阳刚气,但是,上海滩也出了不少的英雄人物,当然也有不少的野心家、冒险家混迹其中。
上海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是小刀会起义。小刀会是天地会的支派之一。为了反抗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自己的压榨,1852年,天地会成员周立春在青浦领导发动抗粮斗争,南汇、华亭(今松江)、上海等县继之而起。罗汉党人徐耀还发动了嘉定起义。这些斗争使各个秘密组织逐渐联合起来。1853年,在太平天国起义和福建小刀会起义的影响下,各支力量以小刀会名义结成统一组织,推举天地会广东帮首领刘丽川为首领,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853年9月5日,周立春、徐耀等在青浦首举义旗攻占嘉定。7日,刘丽川和原小刀会福建帮首领陈阿林等在上海起义,占领县城。随即,从上海、嘉定分别出发,接连攻占宝山、南汇、川沙、青浦四县,成立小刀会政权。就是这个新建不久的城市,居然爆发了一场惊动朝廷的起义。
在这之后,为了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1926年初至1927年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40年后,在“文化大革命”中,上海工人又在全国带了头,几个不甘寂寞的工人,潘国平、王洪文、陈阿大,在某种势力的支持下自己也成为了一种势力,他们动员起上海数以百万计的产业工人,游行示威,揪斗所谓的“走资派”,甚至卧轨于进京的铁道上,造成全国轰动。最后,他们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权。
几个不起眼的人,成了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王洪文最后还做到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并以其年龄优势俨然成为了国家最高领导者的候任者。王洪文属于一步登天者,在他的前面,还有祖师爷辈,尽管也是冲杀出来的,走过的路要长许多,也没有那个福分登上如此高位。
这就是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等,他们从流氓起家,从青红帮找到感觉,加上自己的聪明和狠毒,成为了上海滩的名人,一诺百应,风光无限。
那么在王洪文后面,也有后来者,他们做的都是惊天大事,周正毅如此,张荣坤也如此,他们在上海滩翻云覆雨,从一文不名到几个亿的资金在他们手中挥洒自如,靠的是什么?
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东西,要对后台有孝心,要有野心,要有狠心。如果没有陈良宇的支持,上海滩能突然冒出这样的大亨!
三
有一个问题是费解的。上海这样一个素以守序著称的城市,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轰动事件和轰动人物呢?
我直到写这篇文章时,才隐约感觉到了一些东西。
如果我们打一个不完全准确但是有一定道理的比方,上海的市民——其中包括了自律性很强的工人阶级,包括了很有文化的知识阶层,也包括了安逸于上海舒适生活的市民阶层,他们都在规规矩矩生活,依照一定的轨迹活动,像是一块平软的布,而那些不规矩的、有流氓无产者素质的人就像是一把锥子,锥子刺过这块布而展露头角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反过来想,如果一个地方,本来就是流氓出没,我们把它看作是一块铁板,什么样的锥子能够穿透这铁板而露出来?
在某种角度看,越是规矩人多的地方,不规矩的人越容易出头,不是出好头,就是出坏头。而如果大家都不规矩,那所谓的不规矩者也就淹没其中了。
矛盾就在这里。一方面,我们需要纪律,需要秩序,而另一方面,又要防止野心家利用这种秩序轻易地巧取豪夺,这不是容易事。光有野心恐怕也不能完全实现野心家的梦想,还必须靠其他的东西。
思考的结果吓我一跳,原来,我们认为是善的,在某种机缘下,会推动邪恶的发展。
上海这个地方,由于相对来说的纪律性强,所以,容易有一呼百应的效果,做好事影响大,万一不幸有人带头做不那么好的事情呢?比如当年王洪文们带领工人造反,人民广场成了造反者的海洋,在整体的不守序中,表现出了单体和团体的守序,这种守序使得那种宏观上的不守序行为威力更大,带来的破坏力也更大。
还有这样一个因素:上海的许多人因为自身素质较高,看到其他人的素质也很高,就想当然地认为不会有人在清水里也能摸鱼,放松了警惕,使得那些摸鱼高手们真的在清水里摸出了大鱼。而这条大鱼,原本是属于规规矩矩的上海人的。
上海滩,一个矛盾的地方。美丽和丑陋,繁华与萧条,发达与落后,有序与胡闹,融于一滩。
历史是这样,现实也是这样,将来呢?
文/周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