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外贸不等式痛并快乐着 优势成遭指责的短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3日 10:45 经济观察报

  文/王延春

  卡塔尔首都多哈,喜来登饭店萨尔瓦大厅,多哈会议主席卡迈尔落槌那一幕,转眼已过5年。

  疑惑、担忧、激动,中国怀揣复杂的心情,走进世界贸易组织(WTO)。

  吴红旋一手端着雀巢咖啡,一边咀嚼着墨西哥肉卷,半躺在亚运村北京剧院松软的沙发上,看好莱坞刚“炮制”的《迈阿密风云》,“要避开好莱坞的产品可不容易,睡得着觉嘛?”吴是一家中外合资公司的财务总监,她是全球化积极的拥趸。

  5年的改变不止这些。

  对河北帝贤集团针织厂的刘刚来说,老板是否提高记件费,会影响他的心情,但美国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提起的报复性关税议案,也同样会改变他的生活。

  生产、贸易和消费,疆域猛然改变了,资本、商品、服务,随贸易潮流涌动。这就是WTO的魅力,难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惊呼《地球是平的》。

  而在这个“扁平的世界”,中国5年里的感受用一句老歌词来说就是:“痛并快乐着!”

  “中国制造”的魔法石

  美国南部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个8岁男孩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东西是‘中国制造’的呢?”杂货店的老板反问:“如今还有什么不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像阿拉伯飞毯飞向世界各地,孩子们知道,可以花很少的钱买更多的玩具;杂货店老板清楚,卖中国商品的生意不错。近10年,中国产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6000多亿美元支出。

  美国一位家庭主妇想进行一次尝试:一年坚持不买中国商品,看看生活将会怎样。结果她失败了,一年之后,她得出的答案是:“没有中国商品的生活一团糟”。

  全世界每人每年要穿一双中国制造的鞋,买2米中国产的布,穿3件来自中国的衣服。这个统计数据,的确让中国老板开心。

  加入WTO,每个经济体都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参与全球竞争,从国际分工获得相应收益。中国分享到了全球化的好处,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20年郁积的能量喷薄而出,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迅速提升,形成了以东亚为零部件供应方、以中国为加工制造基地、以欧美为核心技术研发方和主要市场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

  入世5年,中国年贸易总量从5000亿美元跃升至去年的14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我们可以大干一场了!”河北帝贤集团董事长王淑贤在2005年全球纺织配额结束的时候说。2004年,他一口气扩建了20万锭纺纱和20多台毛纺设备。

  商品全球流通,贸易自由化空间,使王淑贤这样的企业家,尝到了的甜头。就像某位艺术家很爽的一句话:“狗日的全球化!”

  全球化下的进口,也使中国消费者大开眼界,从法国Boss香水到意大利兰塞蒂服装,从美国“万宝路”香烟到日本的资生堂化妆品……满足了吴红旋这样的女孩的消费欲。商家开始发现,崛起的中国中产阶级将是消费的“饕餮之徒”。

  贸易不等式

  中国用1亿件衬衫换回一架波音飞机,这是当下中国人最熟悉的贸易不等式。而中国似乎越来越开始为这样的不等式而烦恼。

  王淑贤原梦想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可还没等他真正甩开膀子,短暂的“幸福时光”就结束了。

  纺织品争端在5年间闹得不可开交,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和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唇枪舌战,斗智斗勇。结果,3万家纺织企业,2000万工人,只好就有限的出口许可分配进行激烈的招标竞争。

  烦恼在鞋、家具、玻璃制品、汽车零部件等等行业蔓延,五年间,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各种“拳路”让中国企业眼花缭乱。

  中国入世至今年6月底,共有32个国家或地区针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措施调查288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说:“商务部每天都会有人忙于大大小小贸易摩擦的协调、谈判和解决工作。”

  从西班牙小镇的“烧鞋事件”,到向世贸组织状告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现实让企业顿悟:WTO不只是丝滑般的德芙巧克力,也是荆棘大棒。

  在发达国家主导的WTO多边贸易体系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为自由贸易呐喊!

  商务部长薄熙来曾说:“我们刚下水,你们就想上岸?”

  国际分工的结果使中国处于“微笑曲线”最低端,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说,中国仅仅是“世界加工厂”不是“世界工厂”,在贸易的链条上,跨国公司只是把中国当作其庞大的全球生产体系的最后组装地。

  所谓“微笑曲线”,描述的是,左端的知识产权开发企业和右端的品牌销售企业,创造了较高的附加值,而弧底部分的成品装配和低端产品为主的制造业则是“流汗少拿钱”。我们大部分制造企业显然就是处于这个位置。

  皮厄特拉·里佛利在《T恤的全球之族》中讲了一件价值6美元的T恤背后的真实故事。从西得克萨斯的棉花农场到中国的纺织品生产车间,从华盛顿的贸易谈判到非洲的二手服装交易市场,你可以清楚看到在全球的分工中,中国纺织工厂的尴尬位置。

  这种分工带来了世界的贸易失衡。2005年,中国对美国顺差1142亿美元,对欧盟的顺差701亿美元。而中国对日本、韩国、东盟和台湾地区的贸易逆差合计1359亿美元。

  “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高度集中于美国、欧盟等对国际贸易体系和贸易规则影响最大的发达贸易伙伴,以至于中国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失衡中的关键角色之一。”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

  增长的烦恼同样使中国失衡。

  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已达到70%,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这匹马兴奋疯狂。

  “双顺差”并没有给国民带来多少福利。工人工资在5年间几乎没有多少变化,以贴牌为主的加工贸易,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芭比娃娃单价20美元,但中国只能获得其中的35美分。

  “双顺差”,建立在江海污染,翔鱼翻肚,蓝天变灰的基础上。

  中国优惠的税收、压低的要素价格,消耗的环境成本补贴全世界的消费者。

  “中国制造”的优势越来越成为遭人指责的短处,在全球贸易格局下,下一个五年中国将会怎样?

  相关连接:入世五周年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