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项俊波: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金融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8:58 金时网·金融时报

  本报上海11月29日电 记者高国华报道 在今天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的欧洲金融衍生产品与市场建设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项俊波指出,金融创新是金融业的灵魂,是对金融发展最具核心作用的因素和力量,国际经验表明,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金融创新的能力。

  项俊波指出,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各类境内外金融机构集聚的场所,承担着跨国或跨地区的金融中介功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着集中交易和清算服务。要满足上述功能,必须具备门类齐全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金融网络、交投活跃的金融交易、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而这些都需要不断地金融创新才能实现。

  项俊波指出,从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中,也能够看到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近一个世纪前,上海就是我国民族金融业的开创地,旧中国最早现代意义上的银行、

证券交易所、外汇交易、黄金交易等,都是在上海诞生的,上海也为此奠定了当时的全国乃至东亚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再次成为金融创新的基地。目前,上海已成为金融市场体系相对齐全、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集聚、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国内金融中心。

  他表示,尽管上海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与已经形成的国际金融城市相比,差距还非常大。从国际经验看,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创新最为集中的地方。金融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对超额利润的追求,来自于竞争的压力,来自于市场环境的改变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各金融机构能够努力推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创建新的金融组织形态,从而推动金融中心内金融创新的发展。在金融中心内,信息技术运用广泛,资源和设备配置完备,金融信息交流充分,人员之间的合作也能够便利地进行。同时,鼓励创新的金融监管政策,也为金融创新的出现提供适宜的环境。金融中心的创新能力使得金融中心持续地获得创造超额利润的能力,并进一步形成集聚效应,吸引着更多的金融机构到此聚集,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自我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项俊波指出,欧洲金融衍生产品与市场建设国际研讨会是我国金融机构与欧洲有关金融机构开展经验交流和合作的良好平台,通过此次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能更好地学习和借鉴欧洲交易所及场外市场组织者在利率、

汇率衍生产品交易、清算和风险控制制度方面的经验,以及监管机构在衍生品市场的制度设计、调控和监管方面的经验。这对于我国金融的改革和发展,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项俊波提出,要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推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更多地了解关于金融市场建设、管理框架、产品创新、交易方式、清算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和经验,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以此来提高中国自身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技术创新的能力,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突破。

  据了解,欧洲金融衍生产品与市场建设国际研讨会是中国---欧盟金融服务合作项目的一部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