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印和局破解安全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 01:25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梁强

  既然地理屏障决定了中印之间并不存在激烈的“安全困境”,边界问题就只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低层次问题,至少不是最现实和最主要的问题

  互为最大的邻国,三十多年来并没有发生直接的政治或者军事冲突,两个建立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大国,却在10年中没有进行任何正式的国家元首互访。被喜马拉雅山分隔的中国和印度,为国际关系的“安全困境”理论作了一个最经典的诠释。

  这也使得胡锦涛主席在本周对印度的访问,具有了特殊的“解困”意义。

  安全:屏障成为障碍

  由于喜马拉雅山阻碍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直接接触,这在客观上降低了发生冲突的机会。但这也使得两国关系也因而处于某种意义上的消极状态——由于难以逾越的自然屏障确保了本国面对对方时相对的安全,因此任何一方都没积极的动机去解决两国间传统的“安全困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印关系上个世纪几十年的冷淡。

  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印时两国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标志中印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本周胡锦涛主席访印,是10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印度,此次访问也被称为两个地区大国间“友好年”的顶点。

  作为冷战后时代国际社会的积极成员,中印两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这引起了一些观察家的担忧:这两个第三世界大国的同时崛起,无论在地区还是在国际层面,都可能会引发双方的无序竞争和霸权竞逐,从而危及到地区和平与稳定。

  但两国领导人在冷战结束后,都开始奉行一种经济至上的发展战略,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全新的务实态度,为各自营造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这也成为双方建立战略外交关系的基础。

  经贸:“合”更重于“和”

  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经从1990年时的2.6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176亿美元。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印中两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远远大于竞争。

  印度方面富有很多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所需的原材料,例如铁矿石等;而中国则可以向印度提供较先进的生产管理知识和基建投资。此次胡锦涛访印,双方正式承诺,将努力把双边的贸易额从目前的200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400亿美元。

  两国元首在会晤中也一致认为,没有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国的崛起,就不会诞生亚洲世纪;只有中印经济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形成对亚洲,乃至全球影响的力量。

  事实上,北京和新德里已经开始在探讨,如何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最大限度地合作以利用其谈判筹码。世贸多哈回合全球谈判虽然在今夏破裂,但中国和印度发现,很多时候双方的立场相同:如在农产品补贴等争议问题上都是反对美欧的主张。而所有全球顶尖企业都渴望打入这两个均超过10亿人口的广阔市场,这也为两国增添了谈判砝码。

  过去3年中,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8%和10%。亚洲开发银行9月的报告指出,印度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将促使亚洲发展中国家今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7.7%,从而真正成为带动亚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两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相同的问题,比如对能源的渴求。中国这几年在拉美、非洲和中亚邻近地区,与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了一个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关系网。同样需要这些资源的印度正在奋起直追。这给中印的战略合作带来了更充分的理由和更广阔的空间。

  有分析人士提出,合作内容之一可以是双方组建能源投资联盟,以共同勘探海外油田和在购买海外能源资产时强化彼此的讨价还价能力。

  今年1月,两国石油公司曾达成如下共识:当其中一国在投标第三国的原油勘探项目时,另一国不得与之竞争,从而为防止两国能源企业的无序竞争制定了准则。此前印度在与中国竞逐几笔海外项目时均以落败告终。

  目前,两国的国有石油企业已经在苏丹和叙利亚等地区的勘探项目中展开了合作。

  边界问题被“边缘”化

  中印两国官方都已经表示,中印关系“现在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两国由于地理因素造成的消极的“安全困境”局面,仍让两国在政治和安全互信上,存在着问题。

  比如,中印之间仍有约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也是中国唯一没有解决边境问题的陆上邻国。

  中印边界长约二千公里,分为东、西、中三段。1947年印度立国后,印军侵占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英国殖民者所占的领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占部分中国领土。两国在1962年曾经打了一场短暂但是伤亡惨重的边界战争。

  印度声称,中国占据了巴基斯坦1963年非法转让给中国的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克什米尔地区;中国则指出,印度占据的九万平方公里的阿鲁纳恰尔地区属于中国。

  目前,双方在争议地区都还没有设立正式的停火线。不过,在1993年和1996年两国曾签署协定,保持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以及在该地区建立军事领域信任措施。

  直到2003年,中印两国总理任命了特别代表共同探讨解决边界问题后,双方才展开边界问题的谈判。去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两国政府签署了《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开始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两国代表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会晤,其级别和积极程度高于五十多年来的任何时候。

  此次两国元首会晤也都表示,将积极促进边界会谈的进一步展开。

  对于两个

二战后才发展起来的新兴民族国家来说,领土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对两国政府至关重要。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做出太大让步,要在短期内期望双方能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妥协恐怕不太现实。

  很多人都认为领土问题是中印两国战略上不够互信的表现,这其实也是战略上互不信任的结果。因此,既然地理屏障决定了两国之间并不存在激烈的“安全困境”,边界问题就只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低层次问题,至少不是最现实和最主要的问题。双方现在最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夯实两国已经宣布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只要双方能在贸易、能源等领域建立起充分的战略互信,相信边界等战术问题届时自然会迎刃而解。(11273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