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商投资制造业掂量综合商务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 09:50 国际商报

  近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呈相对稳定态势,但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外资在中国呈现新的特点:即是由单一制造业投资(转移)扩展到整个产业链投资(转移);从单纯考虑劳动力成本转向考虑综合商务成本。这是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魏后凯在前不久在无锡召开的第二届珠三角与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合作与发展战略论坛上阐述的观点。本次论坛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和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共同主办。

  据魏后凯介绍,目前外商直接投资仍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沿海地区投资软环境和产业配套条件较好,且与中西部成本差异并不是太明显,沿海工业地价低价出让,虽然平均工资高,但效率工资却低于中西部,且工业平均税负全国最低。在对区位因素考虑方面,欧美大跨国公司更注重长远战略,港澳台中小企业对优惠比较敏感。

  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布局进一步向沿海集中。1985~2003年间,除烟草制造业外,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等制造业生产能力都在向东部地区集中。2004年,东部纺织服装业各项指标均占全国的90%左右,东北、中部、西部纺织工业呈萎缩状态。但近年中国沿海制造业出现了集聚与转移(扩散)并存的态势。

长三角的服装业地位上升,皮革在向外转移,纺织业基本稳定;珠三角的纺织、服装、皮革的地位均在下降。

  但魏后凯同时也指出,中国沿海制造业仍存在可持续

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层次低,绝大部分仍处于初期发育阶段,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外来企业与地区经济没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游移性(loose-foot)产业较多,没有解决“落地生根”问题;品牌的缺失;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等。

  对于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尤其是纺织业的发展,魏后凯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对外资设置技术、资源和环境标准;促进纺织外来企业在当地“落地生根”;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突出产品特色和专业化,实行一体化的产业链分工;促进珠三角、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向中西部转移扩散。

本报记者 傅莲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