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城市水污染屡禁不止问责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 01:12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王松 见习记者田锦凡

  8月1日,吉林松花江支流发生化工污染事故。

  8月29日,重庆嘉陵江遭严重污染。

  10月22日,甘肃省兰州市一排污管道向黄河排放红色污水。

  继去年吉化双苯厂爆炸导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后,我国多个城市相继发生水污染事件,暴露出城市水安全的多重隐患。安全漏洞与水环境恶化的趋势相叠加,成为威胁百姓用水安全的“不定时炸弹”。

  大家的神经因此总得绷紧,且会追问“为什么”。遗憾的是,就算有十万个“为什么”,就算有多少次强力“环保风暴”风生水起,水污染事件依旧屡屡发生。

  氟化物超标达10.9倍

  10月23日,贵州省环保专项行动督察组在检查遵义磷肥厂时发现,几个装满污水的沉淀池紧邻遵义市饮用水源洛江河河岸;硫酸生产工艺中的高位酸库、酸槽已严重腐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监察人员表示,一旦出现酸库泄漏,上百吨浓硫酸将直接排入洛江河,对遵义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不排除全城面临停水的可能。

  今年7月,该厂就发生两起工业废水管道泄漏、酸性废水直排洛江河引起死鱼的事件。环保部门应急监测了所有点位,结果发现泄漏废水的PH值、总磷、氟化物均超标,其中氟化物最高超标达10.9倍,使部分河段污染严重。

  “我只知道职工要吃饭”

  据了解,遵义市磷肥厂由贵州省监狱管理局直管,主要生产普钙、钙镁磷肥(现生产富锰渣)。2002年,厂里将硫酸、高炉生产线出租给个体户经营。多年来,该厂超标排放的废气危害着附近1万多居民生活,排放的含氟废水形成了遵义市区饮用水源惟一的工业污染源。

  督察组一行掩鼻进入该厂车间,不到1分钟就全退了回来———刺鼻的气体让人胸闷头晕。当地环保人士透露,这些烟尘主要是硫酸生产线排放的二氧化硫,该厂有两条硫酸生产线,均属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

  “外面污染成什么样我没办法,我只知道厂里职工要吃饭,要维护企业稳定。”该厂厂长牛贵林如此回应督察组的质问。

  记者在厂区周围看到,地里的庄稼长势都不好。

  数年水污染为何不堵?

  监管部门哪里去了?

  贵州省监狱管理局表示,其已要求遵义磷肥厂重视环保工作,确保达标排放,但因该厂无必需的污染指标控制手段、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加之职工环保设施操作技能低、管理不力等,无法根本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导致时常出现排放水污染物超标的情况。

  遵义市环保局也表示,近两年,环保部门立案查处该厂违法排污行为12起,罚款12.5万元,但至今其尚欠缴罚款10.5万元,历年依法应缴纳百万元以上的排污费也基本未缴纳。

  另据悉,该省政府高度重视环保执法检查组关于磷肥厂污染问题的提议,挂牌督办,各方并于去年7月达成一致,决定对该厂实施搬迁或转产。有关部门还积极实施治理,确保该企业在搬迁转产前不发生污染事故。

  然而一年多过去,该厂不仅在一个月内连发两次事件,污染之势愈演愈烈,搬迁或转产似乎也全无影踪。

  记者欲就此采访当地相关部门,除听到重复上一年的“决定”外,并未得到有针对性的答复。

  堵住水污染要越多道坎

  “什么东西能赚钱企业就生产什么,根本没有考虑环境问题。”贵州省环保局一负责人道出了其中原由。有关专家认为,一些地方政府过度重视GDP增长,单线发展,也犯了和企业一样的大错,最终导致企业造污,百姓受害,政府买单。

  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到524亿吨,比2000年增加了26%,全国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执法部门将依法从重处罚,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线也将依法强制关闭。”贵州省环境监察总队田总队长向记者介绍针对遵义磷肥厂的处理措施。有环保人士呼吁,应多管齐下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

  专家表示,事实上不仅是“罚款”问题,环境执法还期待超越“权力”和“政策”这两道坎。一方面要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要完善城市水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

  此外,水污染蔓延正考问着企业的社会责任,而这又是一个更具广泛社会意义的课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