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欧盟VS中国:贸易之弦越绷越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 10:01 国际商报

  从对中国皮鞋开征高额的反倾销税,到向世贸组织状告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从出台欧盟对华关系新文件,到曼德尔森率领强势阵容再次访华,近期一连串的事实释放出了同一个信号:欧盟正在收紧对华贸易的政策口袋。

  对华逆差:欧盟寝食难安

  欧盟对华态度的渐变部分原因是源自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欧盟的东扩不仅意味着其成员国数量的增加,也同时表现为经济机体质量的下降。即欧盟已经由原有几个发达国家构成的集合体变成了西欧富国和东欧穷国共同组成的混合体。欧盟虽然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其国际贸易的60%是欧盟区域内贸易。由于欧盟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欧盟在区域内继续挖掘潜力的空间受到了抑制。于是,寻求外部市场以达到减缓内部压力的目的就成为欧盟对外经贸的重要政策导向。

  欧盟在向外部“扩身”中首先受到了美国因素的强大约束。一方面,美国经济日显式微,对欧盟所能形成的外部需求捉襟见肘,另一方面,美元的疲软不振让欧盟企业的贸易

竞争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自己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

  然而,当欧洲人的眼光聚焦到中国身上时,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残酷现实一下让骄傲的欧盟目瞪口呆。据欧洲政策中心提供的单方面数字显示,2004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达到800亿欧元,2005年达到1060亿欧元,2006前9个月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而且对华贸易逆差是迄今为止欧盟对外贸易中最大的一个双边贸易逆差。寝食难安的欧盟开始对中国“发难”。

  在欧盟看来,欧洲企业在中国更多地“面对的是一堵墙,而不是一扇敞开的门”。如包括欧洲电信业、银行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遇到的高资本金要求和复杂审批程序,以及进入中国的汽车、石化和钢铁等制造业领域的投资限制;中国企业由于借贷成本低,而且很多中国企业都“无需偿还贷款”,这等于政府给企业“变相补贴”,并使欧洲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等。为此,欧盟要求中国履行入世的相关承诺,在公平贸易、开放市场等方面给予欧盟企业更多的平等待遇,否则将把贸易争端诉诸WTO。在对中国加大要价的同时,欧盟对华的姿态也在变硬。

  知识产权:日渐升温的焦点

  与以前只关注中欧之间的实际贸易状况不同,欧盟已经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以往较少提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上,而且其只能进攻不会退缩的强人气势昭然若揭。

  在新的对华政策文件中,欧盟提到,欧盟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在华知识产权的更好保护并结束被迫的技术转让。在此次对中国的访问中,曼氏不厌其烦地用“遗憾”和“敦促”两个字眼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敦促中方对假冒伪劣产品、技术转让及版税问题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日前,欧盟终于从中国政府手中拿到了如同美国希望那样的“尚方宝剑”———中欧《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份谅解备忘录,欧盟将向50家中国政府设立的知识产权投诉举报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援助和经验交流。不仅如此,欧盟在备忘录中将广东、江苏作为知识产权问题的重灾区并纳入了自己的重点打击对象,其敲山镇虎的企图大白天下。

  许多知识产权市场监控行为的完善牵涉到中国本土法规的调整,而欧盟似乎没有放过这一可以让自己发言的机会。针对中国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曼德尔森日前向中国官方正式提出了延长药品专利保护期限的建议,据悉,WTO并没有对超过20年的专利保护作出硬性规定,欧盟如此快速地先声夺人,无疑要求中国对欧盟企业实行超水平的专利保护。

  绿色壁垒:残酷的隐性杀手

  关税壁垒、反倾销、封关设限……所有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制裁手段欧盟几乎用了个遍。而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出拳中,让欧盟最为得意也是对中国企业最具杀伤力的还是其百用不厌且招招见效的非贸易救济措施———绿色壁垒。

  时至今日,欧盟已经发布了三道“绿色指令”。第一道指令是于2005年8月开始实施的WEEE指令(《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该指令规定,生产企业必须负担回收处理报废家电及电子电气设备的费用。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欧盟是中国家电出口最大的区域,2005年,中国对欧盟家电出口总额近55亿美元,而按照WEEE指令,处理电器垃圾所需的费用大约占到中国家电出口成本的10%左右。第二道指令是于2006年7月实施的RoHS指令(《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该指令全面禁止使用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等6种有害物质。仅以上两道指令,对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影响每年将超过300亿美元。

  即将于2007年8月实施的欧盟第三道绿色指令EUP(《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要求企业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能、材料、结构、外观等常规因素,还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

能源、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同时要求符合EUP指令要求的产品须附上CE标志,才能取得产品投放欧洲市场的通行证。由于该指令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且该指令的出台不对技术细节作出规定,在执行时具有极大的操作灵活性,因此EUP指令无疑是一个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人士认为,EUP指令80%是针对中国企业,其影响程度甚至超过前面两道指令,而一旦实施,其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影响年均将超过500亿元。

  特别引人关注的是,欧盟架起的绿色壁垒已经不只是横挡在中国电子出口行业面前的屏障,其向更多产品覆盖的趋势日益明朗。就在日前,欧盟发布了即将实施PFOS(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禁令,而这一禁令对于中国

纺织品企业的冲击最大,因为PFOS在纺织业中被广泛使用,任何需要印染以及后整理的纺织品,都需经过前处理洗涤,另外如抗紫外线、抗菌等功能性后整理所使用的助剂也含有PFOS。对于中国纺织品出口而言,PFOS所产生的杀伤力将更加久远。

  贸易摩擦:没有休止符

  将中欧经贸关系带入一种新型的合作层次无疑是双方共同的价值取向。然而,这种新的合作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以及如何推进,无论是欧盟还是中国似乎都无经验可谈。不仅如此,虽然欧盟的世界观与对外政策一直保持着开放和开明的基调,但其国际贸易主张的核心还是千方百计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因此,在欧盟朝着与中国并不十分明朗的贸易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其指导对华经贸实践的具体政策不会得到松弛。

  作出以上分析结论主要基于欧盟所特有的经济生态。目前,许多欧盟国家的产品和贸易结构与中国存在较大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性虽然鉴于品牌和技术层次的不同,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错位竞争特征,但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品牌建设水平的梯度升级,这种错位竞争的空间逐渐缩小,客观上导致中欧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不过,无论欧盟针对中国将来可能采取的贸易政策有多大的可变性,但其不会简单采取单边主义行动的事实则是可以确定的。一方面,欧盟已经形成了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资料表明,过去5年间,欧盟向中国的货物出口以100%的速度增长,远远快于向其他地区的出口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从欧盟的技术引进总额远远超过美国、日本;另一方面,欧盟对华政策的最终目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因此谋求合作将是其坚守的底线。在这些背景下,中国必须充分作好与欧盟日复一日艰苦谈判的思想准备。(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特约撰稿人 张锐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