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尔森北京遭遇冷空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 13:1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程明霞 北京报道

  53岁的英国人彼得·曼德尔森遵循先哲罗素的指引来到中国,却没能在中国收获和自己前辈同样的愉悦心情。

  上周二,带着一份对华关系前景的全新蓝图,曼德尔森以欧盟现任贸易委员的身份第四次来到北京。当日下午,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即态度鲜明地当面对这份蓝图提出“三点表扬两点批评”,而曼德尔森也随即对中方的表态反唇苛责。

  曼德尔森为期一周的中国之旅就此在火药味中开始。这与一个多月前美国人亨利·鲍尔森来华时自始至终的温和气氛完全不同。

  不过,也许“双方一开始的针锋相对只是姿态,是为了给后面更细致艰苦的谈判争取更多的砝码”,中国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将鲍尔森与曼德尔森分别戏称为“美国鲍鱼”和“欧洲鳗鱼”。他说,“虽然美国鲍鱼比欧洲鳗鱼更了解中国,对中国看上去更友好,但相比中美之间还只是战略对话协调机制的关系,中欧之间面临的是重新修订双方1985年的协定,这已是一种很深的关系。”

  有备而来的鳗鱼

  除了早已预热过的这份中欧前景蓝图,曼德尔森此番访华还精心准备了一些“温情”的话语给中国人。

  来华首日,在与薄熙来会面之前,曼德尔森首先在清华大学发表了一场长篇演讲。演讲中,曼德尔森从头道来,对中国的年轻学生们讲述他如何遭遇到“中国难题”,如何意识到“中国难题”意味着什么,以及欧盟该如何直面“中国难题”的整个过程。

  “来中国之前,我专门在网上查找到了86年前,英国杰出哲学家罗素访问中国后写的一本书《中国难题》,”曼德尔森说,“那是一本很旧的书了,但其中对中国的描述令我吃惊不已,罗素先生的那些话好像是昨天才写的。”

  曼德尔森说,他的英国同乡早在80多年前就写道:整个世界都将因中国的发展而改变,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都会因中国的发展而遭遇许多难题,“而给出解决中国难题的确定答案十分困难”。

  追溯了前辈的预言和困扰之后,曼德尔森说,他相信80多年后的今天,欧洲已在向解决“中国难题”的正确答案靠近。问题的答案,简而言之就是,“欧盟和中国是竞争者,也是伙伴,我们应该一起担负起世界的责任”。

  曼德尔森说,欧洲应该看到,“中国不只是个全球化的可怕故事,更是个全球化的成功故事。在短暂的被边缘之后,中国正在重回世界的中心。”

  曼德尔森还特意提到,一个多月前同样在清华大学做过演讲的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他说他注意到了中美之间新的关系,他认为,“美国,欧盟,中国现在也该加入,共同成为担负全球责任的三根支柱。”

  曼德尔森一番“天将降大任于中国”的意愿,似乎没有得到中方官员热烈的响应。

  结束演讲赶赴中国商务部,与薄熙来就中欧经贸的具体议题进行谈判时,薄熙来一再向曼德尔森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在曼德尔森与薄熙来闭门会谈后共同举行的发布会上,这两位彼此赞赏的“贸易双胞胎”之间的对答,剑拔弩张互不相让。

  虽然对曼德尔森带来的中欧关系前景蓝图表示了中方的基本认同,但薄熙来毫不客气地当面批评欧盟,在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和将汽车零部件纠纷诉诸WTO的做法,令人“非常遗憾”。而曼德尔森立即针锋相对地说,“除非你们先让步,我们才会让步。”

  与一个月前“美国鲍鱼”鲍尔森在清华演讲以及记者发布会上轻松而笑声不断的温和气氛相比,“欧洲鳗鱼”曼德尔森在北京遭遇的是凛冽的冷空气。

  鳗鱼的姿态

  与薄熙来气氛紧张的会谈之后,曼德尔森次日早晨造访中国国家

知识产权总局的结果似乎同样不顺心。据了解会议内容的人士透露,曼德尔森在与中国知识产权官员的会面中,单刀直入地抛出3个问题,却没有从中方得到满意的答复。

  结束与中国知识产权官员的会谈,曼德尔森带着不顺心的情绪在欧盟驻华大使馆召开了一个中外记者招待会。一个小时的发布会上,曼德尔森始终面色严峻,言辞激烈,并公开点名批评两家中国官方媒体,

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直使用来自欧盟的影音资料,却从未向生产商支付版权费,“对此我们无法接受”。

  除此之外,秀水街、电影与音乐被非法下载等老话题,也被曼德尔森再细数一遍。曼德尔森还透露,据他了解,美国已经准备就中国的盗版问题向WTO反映。

  即使说到希望在中欧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中方企业与欧盟企业能浪漫约会幸福联姻的温和话题时,曼德尔森也同样不苟言笑,仅回答4个提问后,发布会就在曼德尔森强硬严厉的姿态中匆匆结束。随后,曼德尔森离开寒冷的北京,于当日下午赶往成都参加中欧投资贸易洽谈会,力促中欧企业的速配。

  “主要因为薄熙来对欧盟不客气的批评,让曼德尔森心情不好吧。”梅新育认为曼德尔森严厉的态度只是姿态,并不意味欧盟对华的态度将较之以前变得强硬。

  “因为双方即将开始新的贸易协定的具体谈判,现在强硬才能为随后的谈判争取更大空间。但这种强硬并不会改变中欧已经很深的关系。”梅新育说,正如曼德尔森所说,中欧的命运彼此纠缠。

  上周五,曼德尔森自成都返京,在与中国国家副总理吴仪会晤后结束了这次笼罩着冷空气的中国之行。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