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9:30 国际商报

  改革开放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难免泥沙俱下,存在着种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旋律不和谐的杂音,如商业贿赂行为等。这些现象说明,在当今中国,新时期商业伦理、商务文化的构建已经刻不容缓。构建新时期商务文化的资源在哪里?我以为,可以从中国的古老文化中寻找智慧。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历时两千余年而不衰,自有其深刻的内在活力。中国古代的商业发达,自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有人说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重义轻利,认为“无商不奸”,此言谬矣。事实上,作为儒家主要经典的《论语》中许多论述,如“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等等,都是主张义利兼顾,用道德原则来约束和规范经济秩序。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朱熹提醒人们“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强调的都是义利合一,这也正是我国传统商业伦理的精髓。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第一银行首任总裁涩泽荣一对中国传统的商业文化推崇备至,说“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依据《论语》得出算盘之理,又从算盘中悟出《论语》有真正的致富之道。”

  这种义利合一的传统商业伦理精神,在我国古代商人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徽商十分讲求义利之道,注重塑造自身的廉商形象。徽商以“财自道生,利缘义取”,“职虽为利,非义不可取也”为信条,在商业活动中力求做到“惟诚待人”,“市不二价”。他们在追求正当的商业利润的时候,决不损人利己、乘人之危。歙县商人吴南坡说:“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徽商程锁在溧水经商,某年丰收谷贱,程锁仍按往年价格收购存储。第二年遇饥荒,物价上涨,但他“出谷市诸下户,价与往年平。”他们“以信义服人”,为徽商树立起廉贾的形象。

  近代,晋商曾经掌握着中国的金融命脉。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北京城中许多王公贵戚外逃,随身携带的只有山西票号的存折。一到山西,他们纷纷跑到票号兑换银两。当时,山西票号设在北京的分号不但银子被劫掠一空,甚至连账簿也被付之一炬。山西票号原本可以向京城来的储户言明自己的难处,等总号重新清理账目之后再做安排。但是,以日升昌为首的所有山西票号却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只要储户拿出存银的折子,不管银两数目多大,票号一律立刻兑现。日升昌的善举在战乱过后得到丰厚的回报:当他们在北京的分号重新开业时,不但普通百姓纷纷将积蓄放心大胆地存入票号,甚至朝廷也将大笔的官银交给票号汇兑、收存。这就是诚信的力量!

  现代商人李嘉诚深受中国

传统文化熏陶,他在做生意时,一直坚守诚信的原则。他说过“有些生意,给多少钱我都不赚……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容许做,我也不做”,“如果单为赚钱而损害名誉,我不做。”有的人把李嘉诚先生的事业成功,仅仅看作是超人智慧的杰作,殊不知也是恪守诚信的结果。

  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现代企业海尔,也继承了诚信的传统,将中国传统的商业文化发扬光大。海尔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广告语———“真诚到永远”。海尔总裁张瑞敏解释说: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商业伦理精神,将优秀的商业伦理传统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又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务文化,并使之根深叶茂、蓬勃生长。(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群艺馆)

武俊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