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 宏观调控三季度效果初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10:44 金融时报

  本报北京11月7日讯记者章永哲报道“2006年,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国际收支顺差过大的问题,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在国务院采取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政策效果已在三季度初步显现。”这是央行副行长苏宁今日在第二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暨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作出的表示。

  年初以来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国际收支顺差过大的问题,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为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决定从11月15日起,年内第三次上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人民银行将继续积极深化金融改革,在金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苏宁总结了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果,即金融市场利率已基本市场化,对存贷款利率分别实行上限和下限管理,金融机构拥有了更大的定价自主权;
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改革一年多来运行平稳,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相继成功上市,初步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与效益良好”的现代股份制
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花钱买机制”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金融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全国25个城市对外资银行开放了企业人民币业务,26家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了18家中资银行。

  苏宁认为,一个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是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反映。企业和居民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也是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其金融知识的普及程度以及诚信观念、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等金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金融调控的效果以及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人民银行把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作为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2005年12月,人民银行在北京成功举办了首届金融知识展览,今年又先后在上海和重庆举办,这进一步加深了微观经济主体对金融政策的理解,增强了对金融产品的感性认识,也促进了诚信观念、金融风险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提升,进一步夯实了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