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苏黎世保险的另类中国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5日 09:22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崔帆

  苏黎世保险与其他在中国的外资保险公司最大区别在于,将大力拓展风险管理服务业务。这种定位,注定其发展重心将有别于其他外资保险公司

  打开中国保监会的网页,寻找最新的保费统计信息,不难发现列在《外资财险保费收入情况表》的13家保险公司中,只有苏黎世保险的保费统计数字连续五个月未被刷新。

  但这对于第二次到访中国的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首席风险工程官汉斯皮特·福勒(Hanspeter Frei)来说,并不扎眼。这是因为,他此行中国的目的是,为苏黎世保险在中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风险管理服务”六个字,正在被苏黎世保险锁定。

  为在华跨国企业和中国的本土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将是未来苏黎世保险中国战略发展的最新突破口。这种定位,注定了苏黎世保险的发展重心将有别于其他外资保险公司。

  在汉斯皮特·福勒看来,实际上,风险管理意识在中国非常强。他认为最直观的例子是:中国人早在几百年前的明清两朝就深谙风险管理之道,比如,他在紫禁城游览时发现,那时的紫禁城中,即有用于消防的太平缸。

  另类舞者

  苏黎世保险此前在中国的发展战略集中于保险业务,早在2000年就通过战略投资入股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2005年,还将所持有的新华人寿股份由10%增至20%。

  就在外资保险公司忙于抢夺中国保险市场份额,中国保险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苏黎世保险考虑将重心转向风险管理服务。

  汉斯皮特·福勒认为,风险管理与保险并非两个完全脱节的市场,而是有着天生的必然联系。

  “保险产品本身是风险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企业做了风险评估之后,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或通过金融工具对冲风险,所以,风险管理和保险不可能脱离而单独存在。”

  难得契机

  为何汉斯皮特·福勒会此时对中国的金融服务市场产生兴趣?《财经时报》了解到,中国有关部门近期发布的一系列关于风险管理的政策法规,是让这位敏锐的风险管理家意识到市场巨大的初衷。

  今年6月以来,中国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财政部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交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一系列法规条例,明确地给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风险要求。

  汉斯皮特·福勒认为,在中国加强风险的防控必然是大势所趋,一个庞大的风险管理市场将由此应运而生。

  尽管这个市场目前还处于酝酿、培植阶段,但“曙光”就在前方。

  首要任务

  或许是职业素质使然,汉斯皮特·福勒对各种事物都有着强烈地观察力。他甚至告诉《财经时报》,他坐在汽车中、在旅行过程里,对中国形成的最重要感受之一是:中国的年轻人十分好学、“有着非常强劲的求学欲”。中国年轻人的这种特质,在他所处的欧洲一些国家中,并不多见。

  此次中国行,汉斯皮特·福勒不仅是为配合苏黎世保险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发展,还将进一步完善苏黎世保险在全球的业务网络。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拓展中国市场,建立“苏黎世品牌”。

  汉斯皮特·福勒透露,苏黎世保险北京分公司会马上设立风险工程部,新部门对内将提供承保定价技术工作,对外提供风险管理服务,这将是苏黎世保险在中国战略发展的突破口。

  在他眼中,中国市场巨大而很难量化。基于未来发展需要,他们已着手开始先期的内部培训工作。他期待用苏黎世保险的全球知识和资源,促进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46,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