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北京市居民产权意识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17:43 《产权市场》

  北京市居民产权意识调查

  ——走近百姓的产权世界

  研究 研究“产权”这个字眼,大家耳熟能详。各类报纸杂志、新闻报道都不乏与其相关的内容。用baidu搜索红遍中国、家喻户晓的“超女”,可以找到相关网页24,500,000篇。而搜索“产权”二字,也可以找到相关网页31,000,000篇。数量上,“产权”这个词汇占绝对优势,但是,普通百姓是否如熟悉超女那样,关注、了解产权呢?

  为此,《产权市场》杂志社特别策划组织了一次北京市居民的产权意识调查。调查共回收问卷150份,采取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由访问员到各个调查地点对居民进行随机的、面对面的访问。

  调查的结果,发人深省。

  学历与产权意识非正比

  先来看一下本次调查的学历构成,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如下面的图表所示:

  这个数据基本反映了现在北京市居民的学历状况。在150个样本里面,本、专科文化程度的居民占61%,跟其他城市相比,算是非常高的比例。在我们的印象里面,北京市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多,文化素质较高。那么,我们按常理推测,北京市居民对产权这个概念,应该会有更多地了解。如果您是这么认为,请看下面这个图表,验证一下您的推测是否正确:

  看到这个图表的最后一列,即:认为“产权问题”“涉及范围很广,上至国计、下至民生”的居民人数有79个,占总调查人数的53%,您也许会默默颔首,认为自己做出了的正确的推断。但是,千万不可欣慰的太早,虽然选择前面三个选择项的人数比例都不算高,但是,这三项都不算是对产权全面的认识,“基本不考虑”不必再说,“产权就是知识产权”,“这是国家、制度层面的事,与己无关”都是对产权问题片面认识的表现,这三项加起来,占47%,这与对产权正确看法的53%,不相上下。

  由此看出,北京市居民的产权意识,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法律成本高致维权意识弱

  “产权”事实上是一个跟我们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存在,也是为了让每个人的产权都受到更好的保护。在我们的预期中,选择“您或身边的人是否遭遇过产权被侵害”的应该不是少数。但事实上,选择“从来没有”的人数却具有绝对优势,具体人数比例如下图所示:

  回答是:59%的人没有受过产权侵害!某种意义上,这个比例与上一个问题反映出的人们对产权的片面了解和漠视态度相一致。

  而在受到侵害的共62个人里面,通过私了解决的就有37个,占到60%。这基本上说明了现在人们遇到产权纠纷通常的解决办法。《产权市场》的访问员在做本次调查的时候,看到通过私了解决纠纷的居民,询问他们为何不通过法律途径,是产权纠纷比较小的原因么?他们中有不少人都说不是,主要是觉得诉诸法律太过繁琐,而且不一定能打赢官司,所以与其交那么多诉讼费,还不如私了。还有人认为,即使打赢了官司,也不一定能执行,还不如少拿点钱私了算了。

  这些人的观点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遇到产权纠纷需要解决的时候,法律手段具有较高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退而求其次,宁愿吃点亏,选择私了。

  对知识产权的“骑墙”心态

  知识产权是产权体系的一大重点,伴随全球产业升级,中国也提出“自主创新”口号,使得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居民对“反盗版”的态度,最能直接反映其知识产权意识。本次调查前,我们就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政府都够在规则上和操作上真正做到严厉打击盗版,让我们与盗版绝缘,那么,面对与我们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却又价格昂贵的软件、影碟、CD,我们会适应么?

  带着这种疑问,在《产权市场》的本次调查中设置了这个问题——“关于盗版行为,您如何看待?”调查结果比预想的要好,具体数据可参见下图:

  其中,认为盗版“让物品物美价廉,很好”的人仅有21%,认为仅“应该适当治理”的人最多,占到44%。另有近35%的人群认识到了盗版对社会的危害性,认为需严厉打击。但提议“严厉打击”者,是否就是发自心底反对盗版?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还专门访问了认为需要严厉打击的部分居民,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观念与行为脱节。调查中,恰巧碰到了一位学习知识产权专业的研究生,他也同样认为需要严厉打击,可问他是否使用盗版软件时,他也毫不避讳地告诉我,他也一样使用。这似乎很矛盾,但是他的解释也有其独到之处,“大家都认为用塑料袋污染环境,不愿意看到白色污染,但很少有人在超市结账的时候拒绝使用塑料袋,没有塑料袋,太不方便了”。这反映了很多人的心态,饮鸩止渴,明知道不好,但还是会继续这种行为,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对消费者承受力盲目乐观。赞成严厉打击盗版者中,有受访人的假设是“所有人都用得起”,其比喻是“北京的房价这么高,大家不是也都接受了么,如果需要又买得起的就买,买不起的就租,实在不行就合租,总是有办法的”。可是,这种想法似乎太脱离实际,北京的房价让很多人极为不满,如果也有这么多人对正版的高价不满的话,盗版就难以消灭。

  由此可以看出,在认为对盗版行为“需要适当治理”和“需要严厉打击”的人里面,人们的认识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反盗版是执法人的事,跟自己的关系不大。市场上有便宜的盗版货,我就买,没有盗版的话,就权衡一下再买正版的。看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大量的舆论宣传使公民具有一定的反盗版意识,但是对这一侵权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高,难以化为切身的行动。

  私有产权观从“无”到有

  按照我们以前的认识,公有产权的地位应该高于私有产权,公有产权优先,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是大家的共识。为了更清楚的了解现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本次调查中,我们特别设置了关于“对于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的关系”的看法这一问题。最终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表格里面,占比例最大的是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同等重要这一项,占35%。另外,认为“不好一概而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人数比例与这一项不差上下,占34%。

  同时,在分析数据中,发现了对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

  从图中可以看出,年龄越大,持有“公有产权优先,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人数比例越大。这一点与不同年龄阶段所生活的时代特点密切相关。人们对于公有产权的认识有着时代烙印。

  另外,不同学历的人对这一认识也有较大差异。具体如下面的图标所示:

  可以看出,学历越高,持有“公有产权优先,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人数比例越小。这说明人们对产权问题的认识与受教育程度并非正相关。却正好回应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年龄呈正相关的特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教育界盛行的说法就是“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样,在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群体中,已经对这一看法根深蒂固,而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中,因为当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使然有不同看法。

  最后,我们看一下不同职业人士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主持此种观点的人数比例最小。存在决定意识,这应该与民营企业主的切身利益相关。

  在2004年之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但是对私有财产,并未作明确规定。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活动相伴随的财产的获得、支配、转移、流通等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私人财产成为不能回避的现实。在经济领域出现的变化,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就是寻求在宪法中给私有财产以恰当的位置。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首次明确地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写入了宪法。其中第13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上面三个图表说明了影响对产权问题形成认知的几个关键因素。数据本身,清楚体现了居民对私有产权地位的认识转变过程。而这一转变的产生,源自中国各个阶层的切身利益变迁,也于我国的政策变化密切相关。

  对国企改制更重效率?

  自从2004年8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指责格林柯尔掌门人顾雏军在国退民进的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有违社会公平,并且建议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由此引发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郎顾之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止过。那么,作为普通民众,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如何?我们在本次调查中设置了这个题目,最终的统计结果如下面的图表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对国有企业改制不太了解的人占30%。说明有近1/3的人对此问题并不十分关注。持有“效率优先,怎样有利于企业发展就怎样改”的人数比例最多,占到39%。如果抛开“不太了解和没有清晰判断”的人数比例,在剩余对此问题有个人偏向的人里面,持有“效率优先,怎样有利于企业发展就怎样改”占到67%。

  从本地调查的情况来看,普通居民的认识似乎有点辜负郎咸平的良苦用心。郎咸平认为,目前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由于“法律缺位下的合法”和“买卖双方自定价格”,造成国有资产被大量贱卖,使国家蒙受损失。当前的产权改革对老百姓不公平,因为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决不允许打着改革和盘活国有资产的幌子把它“贱卖”给私人,使老百姓的利益受损。

  但另一方面,现在中小国有企业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就此停止国企改革肯定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为更明确地分析持有这种态度的群体差异,现将各个职业群体中选择“效率优先,怎样有利于企业发展就怎样改”这一看法的人数占所属职业群体总数的比例分析如下:

  从上图看出,在各职业群体内部,民营企业主中持这种看法的比例最高(53%),其次为政府

公务员(50%),再次为企事业职员(49%)。看来,这部分群体中有更多比例的人认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总 结

  我们认为,本次调查的最终数据,可以基本反映出北京市居民的一些看法。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对“产权”概念的认知普遍不够清晰,其中对产权存片面认知者占有较大比例;对知识产权的态度有些“骑墙”、比前几年有提高但自觉意识还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维护私产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对于国企改制问题,受访者倾向于以效率优先,民营企业主和政府公务员中,持此观点者较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