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升级尚无具体日程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03:26 第一财经日报

  区域经济失衡略有缓解

  陈婧

  珠三角之外的广东地区经济增长亮点初现。但如何缩小广东北部山区、东西两翼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鸿沟依然将继续考验政府智慧。

  近日,广东省工商局公布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三季度该省内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数目较上年末增长1.9%。其中,除粤北地区略下降0.06%外,珠三角地区增长2.15%,粤东增长0.94%,粤西增长3.16%。但是广东省仍有七成以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聚集在珠三角,珠三角的核心城市深圳、广州、东莞和佛山市四市注册企业数量占据了该省企业总数的53%,其中,除了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外,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外商投资企业均呈增长态势。

  广东省统计局的一份数据也显示了广东省内经济失衡出现轻微缓解的势头。根据相关资料计算,1~7月份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珠三角分别占据78%和85%,比去年同期下降约1.2和0.6个百分点。这表明广东省投资开始倾向于落后的粤北山区、东西两翼。

  业内人士认为,广东省已经意识到了区域经济失衡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在惯性的作用下,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巨额基础设施投资能否启动经济发展

  在广东省“

十一五”规划中,安排到东西两翼和山区的重点项目达112个,总投资6864亿元,占全省48.1%。资金的绝大部分将被投入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的建设。

  “接下来,广东省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通贯穿东西的交通动脉,包括从西南地区到广东西部、北部,贯穿珠三角,最终达到东部沿海城市的高速公路。”广东省交通厅综合规划处处长王富民此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位于粤桂交界的云浮是广东省最穷的地区之一,经济支柱之一石材产业占据了当地GDP的10%。当地生产加工的石材原料仅5%取自本地,30%来自海外,65%来自中部和西南地区。

  “交通对于经济的推动太大太大。”日前,云浮市副市长招炳德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颇有感慨,直到2004年,这个城市才获得与广州直接连通的高速公路。

  据了解,在5年内,政府将投资110亿元建立在云浮165公里的高速公路,而通往广西的铁路——罗定铁路也以中国首次民营化的方式开始建设。铁路建成后,将从广西、云南源源不断地运回石材、煤和其他原材料。通往深圳港的内河航线也在加紧建立,这条水路线将成为从海外进口石料的主要通道。招炳德说,如果所有的交通布局完成,石料的运输成本将下降1000元/TEU(标准箱)。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资深专家郑天祥表示不应过分乐观。他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依然是企业。“粤北和东西两翼能否顺利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吸纳更多的企业投资是关键。”他说,“这本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云浮市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对本报直言不讳,“因为这不仅取决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投资环境,还要取决于珠三角产业升级的进程。”

  据了解,按照广东省的构想,将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促进珠江三角洲、两翼、山区的产业形成各有侧重的梯度合理分工。

  珠三角产业升级围绕“高级化”与“适度重型化”两个维度延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向东、西两翼、山区转移。

  同时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东、西两翼进入快速工业化阶段,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鼓励粤北山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等特色产业、资源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广东省发改委的一位工作人员日前对本报表示,鉴于产业升级本身的难度,目前并没有针对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具体日程表。但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广东省要实现的目标是:产业国际

竞争力显著增强,服务业全面发展,三大产业比例达到5∶50∶45,高科技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

  多重原因诱使区域发展失衡

  号称“

中国经济龙头”的广东省拥有全国九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七分之一的税收和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但其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也为外界诟病已久。

  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以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和相对发达的交通网络,吸纳了来自香港的产业转移。对此,郑天祥说,改革开放只是造成地区差异的起点。他认为,造成地区失衡的另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有关部门未及时引导有关项目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倾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建设滞后于珠三角。直到2003年底,广东省才实现山区市和中心城市高速公路的全面接驳。

  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才短板也十分明显。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已经吸纳了2000万外来劳工,而另一方面山区的剩余劳动力也超过了1000万。郑天祥说,尽管靠近珠三角,但是其中部分人群的素质仍无法适应制造业发展的要求。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提出,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导致省内经济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珠三角以‘两头在外’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并没有形成自身产业的辐射力。”他说。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后果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缺少腹地。广东省政府一位官员日前对本报表示,一方面珠三角过剩产业转移存在困难,而另一方面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资源却大量闲置。他说:“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滞后发展就像绝缘带,隔绝了珠三角产业的大规模扩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