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小企业融资浙江新街样本 88万撬动8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03:17 第一财经日报

  宗新建

  40多岁的周水虎有时候都不敢相信,短短五六年时间,他已经由一个“小作坊”的合伙人变成了颇有资产的“老总”。至少在他住的那个村,他已经算得上是个不大不小的“富翁”了。

  5年前,周水虎和他的伙伴还在合伙经营着一个注册资本只有30万元、年销售收入仅有200多万元的冲压件厂。而今天,他独自经营的杭州萧山群利冲压件厂注册资本已经达到110万元,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200万元。他个人的总资产也由5年前的几十万元迅速膨胀了10多倍,达到380万元。

  一提起这些变化,周水虎打心底里感激担保公司。在他看来,担保公司就是他“财富增长的起点”。

  周水虎所说的担保公司全称是杭州萧山新街担保有限公司(下称“新街担保公司”)。自2001以来,在新街担保公司的担保下,周水虎从杭州萧山农村合作银行累计获得了数百万元的贷款,解决了企业扩张过程中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这样的解困之举不只发生在萧山,如今已在浙江全省遍地开花。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财务统计处处长卢绍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新街担保公司的示范效应下,浙江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快速发展起来,有力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卢绍基的眼里,数量颇多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担保行业、低得几乎可以忽略的代偿率(由担保公司代企业偿还的不良贷款),正在逐渐构造出一个中小企业融资的“浙江样本”。

  “融资”之困

  成立企业之初,周水虎就深受资金短缺之苦,因流动资金不足忍痛推掉订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因为没有符合银行抵押条件的资产和第三方担保,银行信贷对他一直是大门紧闭;和温州一样,萧山的民间借贷虽比较活跃,但因利息太高,周水虎也没多大兴趣。

  据了解,像周水虎这样受困于资金短缺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并不在少数。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今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有36.6%的小企业认为资金紧张(其中有5.2%的小企业认为资金十分紧张),认为资金使用情况一般的小企业为57.9%,只有5.5%的小企业认为资金不紧张。

  卢绍基处长说:“近年来,随着煤电油运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企业资金需求不断加大,加上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的销售压力逐步增加,大量流动资金沉淀在生产环节,应收账款增多,存货占用资金上升,此外,企业资金紧张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早在2000年的时候,浙江省中小企局就展开了类似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最缺的是资金,其次是人才。“40%多的企业根本进不了银行的大门,另有40%多的企业,银行愿意放贷,但银行需要企业提供担保人或者抵押物,在这样的情况下,融资难就突出表现为担保难、抵押难。”

  “抱团取暖”突破

  2001年,在杭州市萧山区新街镇政府的推动下,新街担保公司成立,包括周水虎在内的10家企业成了新街担保公司的第一批股东和会员。萧山农村合作银行则是与该担保公司合作、为其担保的企业发放贷款的唯一一家银行。

  至此,新街镇10家入会的中小企业立即获得了银行源源不断的贷款支持,该镇其他一些中小企业不断要求加入。

  新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会计、同时也在新街担保公司兼职的冯水明告诉本报记者,到目前为止,新街担保公司已累计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769笔,担保金额达40697万元。

  新街担保公司也迅速地长大了:5年时间4次增资扩股,会员企业从2001年的10家发展为现在的42家,注册资本金从88万元变为1548万元。

  新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莫丁晓说,萧山区的其他一些镇和新街镇一样,也在同一时间段成立了类似的担保公司。5年间,萧山区已有中小企业担保公司20家,共有286家会员企业。从2001年到2005年止,累计担保2040笔贷款,总担保贷款额超过9亿元。

  新街担保公司等一系列担保公司的出现改变了以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周水虎们顺利地从银行贷到了款,企业也由此快速发展起来。

  根据新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的统计数据,在新街担保公司提供了4亿元多的担保额度后,新街担保公司的会员企业5年来累计增加销售额8.065亿元,新增利税0.57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357人。

  莫丁晓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该镇加入担保公司的40多家会员企业里,已经有27家加入了规模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的行列,而之前,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达到这个规模。

  卢绍基说:“浙江全省由此增加的销售额、利税以及就业人数,已经大得无从统计。”

  截至2005年底,浙江为中小企业展开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已经达到249家,累计担保总额517亿元。

  周水虎说,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不会再为资金紧张而犯愁了。

  “有形之手”助力

  担保公司在浙江的快速推广,离不开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有形之手”的推动。

  “从2000年开始,随着浙江省乡镇企业局增设中小企业局,政府职能开始转变,我们开始思考怎么做好中小企业服务,把政府的‘供应’和中小企业的‘需求’真正对接起来。”卢绍基表示,浙江中小企业局开始把工作的切入点落实到担保行业,开始出台一系列实质性措施来鼓励和规范行业的发展。

  这个时候,杭州萧山由当地体制改革办公室牵头,会同财政局和经济发展局,在考察了大量的省内外担保机构的模式后,最终设计出一种“封闭式、会员制、非营利”的金融担保制度的雏形,后来又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加入反担保的环节,使整个制度更加完善。

  自此,包括新街担保公司在内,浙江众多的担保公司开始成立,其担保形式大体可分为政策性、商业性和会员制三种。

  为了鼓励担保公司的发展,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加以“呵护”,如直接出资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或参股商业性担保公司。

  卢绍基介绍,浙江不少市县都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对担保公司实行风险补偿。该省桐乡、慈溪、余杭等地陆续出台政策,按照当年担保公司累计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总额的2%给予补偿,不管所担保的贷款出不出风险。

  萧山区政府也规定,每个镇成立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超过80万元,政府就奖励10万元风险基金;超过500万元,奖励30万元;超过1000万元,追加奖励30万元。

  今年上半年,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浙江省82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杭州成立了

长三角地区首个省级担保机构行业协会,以此增加在银行的信用,扩大在银行的贷款额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