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做到极至才算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 09:24 国际商报

  自认为从小在农村长大,不仅知道马铃薯怎么烹饪好吃,还知道马铃薯是怎样播种、成长和收获的,可以说对马铃薯太熟悉了。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美国马铃薯协会组织部分媒体记者到美国进行马铃薯知识及产业发展的培训,私下感觉这是一趟轻松的游玩之旅。可在7天的培训过程中,数次大跌眼镜,才知道自己对马铃薯的了解太肤浅了。更让记者惊诧的是,美国马铃薯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及对马铃薯的延伸使用和发展,已经使马铃薯成了摇钱树,时时处处为他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刚到丹佛的第一天,美国马铃薯协会送给每人一件小礼物———润唇膏。因为丹佛的天气干燥,我们非常感谢主人的细心。但仔细一看,令我们吃惊不小,原来是用马铃薯为原料做的!马铃薯居然可以做唇膏,真是没想到。

  丹佛是美国马铃薯协会总部所在地,国际市场部经理苏珊·惠勒热情地接待我们,为我们安排培训的行程。她认真细致,活力四射,充沛的精力与无时不在的激情一直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

  在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提摩西·奥康纳简短介绍了美国马铃薯产业的情况后,我们上的重要一课是关于马铃薯的营养,由美国的营养专家介绍。这让我知道了,马铃薯富含复合型碳水化合物,能提供人的大脑所需要的能量。马铃薯同时还富含人体生存所必需的矿物质,如钾、磷、钙、锌、叶酸和镁等。由此,我开始对过去看不上眼的小土豆刮目相看了。

  第二天,我们沿着美丽的落基山脉到了圣路易斯山谷。这里是美国马铃薯的主产地,主要生产鲜食薯和种薯。在科罗拉多马铃薯研究中心,我第一次看到黄色、紫色、蓝色、白色等彩色薯,还有状似拇指的拇指薯。这些新薯种不仅颜色漂亮,而且肉质细腻,很受消费者欢迎。研究中心的几间小平房虽不起眼,但这里有最好的研究条件、一流的专家。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研究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可以说研究者的每一项新成果,都会立即在种植者中推广。中国的农业科研机构真该好好向人家学习。

  当我们第一次参观马铃薯鲜薯的储存包装时,看到从卡车往下卸的马铃薯一开始就进入自动输送带,自动分检、堆放、清洗时,人人都很兴奋,不断地按动相机快门。这实际上显得有些孤陋寡闻,因为后面参观的加工设备更先进。接着,我们又看了收割机收获马铃薯的过程,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到了中国农业的差距。每到一地,美国严格而规范的检验认证制度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高度的机械化就需要大面积耕作,我们参观MontySmith的加工厂时,他说种了2000公顷马铃薯,一行人都感觉太多了。等参观David的农场时,听说他种了4万公顷,我们都吃惊地说,真是大地主!David是典型的西部牛仔,精力充沛,工作认真,对人热情,一见面就忙着向我们介绍机械收割马铃薯的情况。在他的“王国”,用堆积如山来形容马铃薯的多一点儿也不过分。他有两个大仓库,一个7万多平米,另一个2万多平米,高度达七八米。仓库的温度是用电脑控制的。我们爬到仓库上面往下俯视,颇有点儿“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赞叹之余,不禁想,我国的一家一户的小农式耕作很难使用这样的现代化农业大型机械。

  我还感到,美国与马铃薯有关的各机构对马铃薯行业的支持是齐心协力的,无论是政府、协会、科研部门,还是种植者、加工商、销售商、餐饮行业,都在寻求把马铃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目前,美国对马铃薯的利用最大部分还是食品,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但其在工业上的开发利用也已经初现端倪,我们在商店就看到以马铃薯为原料制作的洗涤和

护肤用品。可见,他们正在通过创新扩大马铃薯的应用范围。

  在爱达荷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这里建有马铃薯博物馆,既有马铃薯产业发展历史和马铃薯品种的介绍,也有马铃薯纪念品出售。我们看到,除了马铃薯本身的利用价值外,马铃薯还演化出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如形象各异的马铃薯卡通人物、

冰箱贴、胸针、衣服图案、日用品等,形象拟人化,非常可爱,让人爱不释手,但价格不菲。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人真的把马铃薯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