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玉米期货市场日益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 09:23 国际商报

  四平平东粮库主任杨兴国今年心情不错,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粮库通过在玉米期货高价位时卖出套保,锁定了近300万元的利润。”

  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开始上市交易。大连商品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两年中玉米期货市场迅速成长起来,运行稳健,不仅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期货投资品种,同时市场功能发挥充分,树起了一面服务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的旗帜,成为中国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价格波动规律性强

  玉米期货上市两年以来,交易额和交易量稳步提升:上市头一年,玉米日均成交量16万手,日均成交额19亿元,日均持仓量23万手;第二年,玉米日均交易量已达28.7万手,日均持仓量37.4万手,最大日交易量121.2万手,最大日持仓量91.6万手;累计交割量67万吨,其中散粮交割占65%。今年8月,当月成交量达到879万手,成交额达1230亿元,持仓量达61.7万手,各项指标均位于全国期货交易品种前列。

  玉米期货价格呈现出短期小幅波动频繁、长期波幅较大的特征,这既适合长线趋势投资者长期持有,又适合短线投资者快速进出,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机会。国内玉米期货和现货价格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历了几番大幅波动,这不仅使投资者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机会,也使玉米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以玉米0609合约为例,从去年8月25日到今年8月31日,一年中该合约每日波幅在10元以上的交易日就达155天,也即投资者日内最大回报能达到13%的交易日占全年总交易日的半数以上,日内价格波动频繁;同时,0609合约全年价格最高为1538元,最低在1200元,跌幅达到18.9%,最大收益率可达315%;期价整体变动与现货市场联系紧密,波动幅度在150元~350元之间。在玉米期货交易的参与中,一大批专业投资者队伍成长起来,现货企业对于避险时机的选择和把握能力不断提高。

  市场规模稳步拓展

  伴随着交易的活跃,玉米期货市场的参与者结构也更加合理。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共有近4万名投资者参与了大连玉米期货市场,现货企业成为其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大量交易者的参与,特别是现货企业、专业的期货投资者以及短线交易者的活跃,使玉米期货价格发现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渤海期货分析师邵远惠说,玉米期货之所以能在两年的时间里如此迅速地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期货品种,一是由于玉米品种本身的商品量大,市场基础雄厚坚实;二是由于这两年玉米价格波动频繁且波幅较大,吸引了大量现货企业参与套保;三是由于大连商品交易所持续开展市场推介及“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等活动,夯实了市场基础。

  市场效率稳步提高

  在玉米期货运行的过程中,大连商品交易所密切跟踪现货市场形势,适应市场变化要求,充分听取会员和投资者的意见,对玉米期货合约的一些条款和相关规则进行了完善。合约的不断完善,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不断融合,市场机制的完善,成为玉米期货在短短时间内得以成长壮大的源动力。

  2005年11月,大商所根据玉米现货市场情况,在增设玉米交割库的同时,对玉米交割仓库升贴水标准进行调整,对于非港口库进行贴水交割5~10元/吨。新设置的交割库使交易者在选择交割地点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而交割地升贴水的设置,更好地引导了玉米物流的合理走向,便利了交割,降低了成本,满足了更多交割客户的需求。

  在市场主体理性投资意识不断增强、现货企业参与积极、玉米期货整体运行稳健的背景下,今年7月14日,大商所发出通知,对《大连商品交易所风险管理办法》进行修改,放宽了玉米期货合约持仓限额。此后,8月11日,为实现与现货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大商所又调整了玉米合约的水分标准和替代品的贴水标准,扩大了玉米交割品范围,为客户实现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也为专业投资者打开了参与空间。

  发挥功能服务农民增收

  玉米期货上市交易不久,大商所“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对东北农民进行期货知识培训,引导其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为农民发送玉米等期货价格信息,引导农民种粮卖粮方式的转变成为大商所工程努力的方向。在这一工作推动下,玉米期货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利用。

  去年11月,吉林省扶余县新万发镇集厂村村民裁福林在新玉米收获后,根据玉米期货价格上涨趋势,没有像往年那样一收获就急于出售,而是将玉米留存下来。当年同村农户大多以0.4元/斤就出售了新粮,而他存放了大约一个月后以0.44元/斤的价格售出,多收入了近2000元,相当于5亩地的纯收入。事后他感叹地说,是玉米期货市场让他增加了收入。在吉林省扶余县双胜村,在市场专家的指导下,去年当地农民玉米卖价普遍比周边其它地区每斤高5分钱,这5分钱有力地体现了信息服务的作用。

  玉米期货的有效运作,也使大商所推行的“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试点得以顺利开展。去年以来,吉林玉米主产区许多地方的粮食企业与当地周边农户开展了“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试点,保证了农民的收益,也使企业获得了稳定的利润,实现了多方共同赢的局面。

  在四平市叶赫镇,去年房身村农民与四平市平东粮库通过“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模式签订玉米订单2万多吨,部分农户年末还与粮库进行了二次结算,仅二次结算部分农民即多增收27万元。今年春播期间,平东粮库即开始与周边农户签订订单,其中与叶赫镇砬子沟村农业合作社70多户农民以“合作套期保值”和“二、三次结算”的方式分别签订了玉米订单,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操作转移了风险。这一新的粮食经营模式使粮库在现货市场上掌握了粮源,在期货市场上规避了风险,农民则实现了“先卖后种”,提前锁定了收益,二、三次结算部分农民还可获得出售后涨价的部分利润,企业和农民实现了双赢。他们的经验带动了周边订单农业的开展。通过玉米期货,当地的农民探索出了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增收的新途径,开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新道路,展示了现代农民与现代农业前进的新方向。

  企业经营不可或缺

  作为低附加值的大宗粮食品种,经营成本的锁定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根本。在今年玉米价格的大幅波动中,一些在价格高点买入玉米的企业面临了很大的成本压力,而一部分企业通过参与玉米期货市场,在高位购进玉米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做了卖出套保。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高度相关性,使得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趋同,实现了利润锁定,企业分心得以规避,生产顺利进行。四平平东粮库主任杨兴国认为,随着粮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粮食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已是必然的选择。

  大连北良港仓库期货交割部负责人黄振华告诉记者,近一年来通过北良港交割库参与玉米期货交割的企业越来越多,交易双方对价格的公平性、玉米的品质都十分认可,仅近期在北良港仓库交割的玉米就达到13万吨左右。他认为,随着玉米期货进一步成熟,这个数量还会增加。

  回顾玉米期货两年来的发展,市场人士告诉记者,通过两年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大商所的玉米期货品种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市场功能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发挥,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探和国家对

能源战略的调整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和玉米产销格局的变化,相关现货企业避险需求将进一步提高,投资者参与玉米期货的热情也将进一步高涨,作为农产品期货的排头兵,玉米期货的品种优势将进一步得到体现,期货市场对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

张弢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