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规模引致大缩水 新基金流行限额发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 11:35 中国经营报

  10月的基金市场意外太多了。

  “基金主动限额发售,发行淡季的10月却有12只股票型基金首发,不到48小时就发完一个基金。这些在国内基金业闻所未闻的情况都在10月出现了。”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语中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感情。

  曾几何时,“基金规模过百亿”是基金公司地位的象征。但面对今年的淡季错位,基金公司不再如往日“首发必疯狂”,纷纷打出限额发售的旗号。

  限额显示高姿态?

  10月16日开始发售的交银成长基金到17日就宣告募集完成,前后不超过48小时。与此同时,不少新发基金也以限制发行规模的方式亮相——银华富裕主题基金限量发行50亿元,交银成长基金首发规模则不超过30亿元,成为目前业内最低的首发规模定额。

  基金规模大意味着基金公司可以收取更多的管理费,是基金公司效益的指标。然而基金的规模过大又往往会影响基金的运作效率。

  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的说法非常实在:交银成长的产品定位是高风险高收益,而基金规模太大会运作困难;从长远看,如果达不到高风险高收益,客户得不到预期收益,募集到的资金也会撤离。

  李旭利的担忧并非过虑。2004年3月,中信经典配置和海富通收益增长分别以121亿元和130亿元创下首发纪录,两年后,这两只基金规模都大幅缩减,2006年第二季度,中信经典和海富通收益规模分别降至23.5亿元和31亿元。

  “基金选择限额发行,也是根据市场状况进行的自我调整。”上海证券的基金分析师张谨认为。今年前三季度有不少基金首发规模都很大,因为当时市场处于上涨期,投资者收益预期高涨。但自第三季度开始,市场进入调整期,有意控制基金发行规模变得非常有必要,也顺应了市场规律。

  虽然市场上不乏大规模基金获得不错回报的例子,但张谨认为,大规模基金的业绩回报难免会落后于中型基金。研究数据表明,今年规模在10亿~20亿元之间的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达到52.64%。而30亿元以上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平均只有33.21%。银河证券基金高级研究员王群航认为,从基金运作的角度考虑,目前国内市场深度、宽度、总量有限,基金控制在一定规模,进出方便,自由度大,流动性会更高。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基金限额发售姿态高于实效。

  按照基金的行业规律,临近年底,众多机构资金面紧张,因此往年选择在此阶段首发的新基金通常募集规模都不大。天相投资统计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规律。今年5月份,

股票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为61亿份,到了8月份,平均规模开始滑落至41亿份左右,9月,新发行基金增加到10家,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进一步回落到24亿份。按照此推算,10月共有12只股票基金发行,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可能还会回落。

  另外,在今年71家新基金中,只有13只募集规模超过50亿。所以限额发行并非基金公司的自觉“割肉”,而更多的是结合现实状况的姿态性表现。王群航认为,首发限量除了是对基金运作的现实考虑外,“也可以算是一种营销手段吧”。

  发行与缩水谁更重要?

  “无论如何,走到限额发售也是市场进步的一种表现。”广发基金某基金经理表示。

  银河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18日,已经成立71只新基金,其中以股票市场为投资对象的基金有68只(当中有3只是去年开始发行的)。总规模达到2474.23亿份。今年虽然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就首发规模来看已大大高于往年。

  然而天相投资分析数据却显示,51家基金公司中只有4家基金公司的规模在第二季度里呈现正增长,总体上第二季度基金公司管理总净值反而下降了17.87%——首发疯狂的背后,是老基金的大幅缩水。王群航研究发现,187只

开放式基金从成立到今年6月30日止,有 158只规模减少,占到总数的84.49%。

  深究其原因较为复杂,但“基金盲目追求首发规模”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新发基金选择更为现实的限额方式,多少带有反省的性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