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日前获悉,一直备受市场瞩目的建行30万员工股权激励方案已经初步确定,最快年内即可实施。
据知情人士透露,建行用于股权激励的股票将来自发起人股东之一的长江电力持有的部分股份。“双方交易价格会比市场价格有一定折扣,这是市场惯例。”该人士表示。
长江电力目前持有20亿股建行股份,成本是每股1港元,目前建行的股价大致在3.65港元左右。
曾为多家知名金融企业设计过股权激励方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武刚认为,建行应该算是走在股权激励最前端的金融企业,其计划实施将对市场产生深远的示范效应。
激励计划酝酿已久
10月17日,有消息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简称《试行办法》)即将在近日出台,此办法是国资委和财政部共同会签的,因此同时也适合国有控股金融类上市公司。
实际上,早在2005年8月,建行股东大会就审议通过了管理层股票增值权政策和员工股权激励政策。今年6月,建行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又通过了《员工股权激励方案》。
尽管舆论对于实施全员持股计划的利弊仍有争议,但建行方面表示,这一计划的实施将有利于“把员工的利益和关切与股东的利益和关切尽可能协调统一起来,从制度上降低银行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事实上,人才流失和大案要案频发一直是困扰中国银行业的两个重要问题,而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到位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建行发言人曾表示:“由于种种制约,目前我们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还明显低于市场水平,管理人员的薪酬差别不仅小于国际同业甚至也小于国内同业,基层操作员工‘同工不同酬’问题虽然已有实质性好转,但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我们的人才流失情况仍然比较严重,一部分业务骨干转到外资银行,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到其他国内金融机构,有的股份制银行相当比例的分行负责人是建行去的,个别城市新成立的同业机构,管理团队几乎全部来自建行。”
建行可望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建行所面临的激励困境其实切中了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的要害。其股权激励计划虽不是第一家,却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因此其实施效果和影响,将会成为未来金融行业股权激励走向的风向标。
早在《试行办法》出台之前,各种替代方案已应运而生。其中“股票增值权”在海外上市金融企业中较为风行。
2004年2月,在香港上市的平安保险推出了“虚拟期权计划”。按计划,平安用于激励计划的总量不超过已发行H股的10%。被授者将按市场价与行使价的差额得到现金补偿。其当年即授出4192万份,按约定4年后可以行权。
随后,2005年6月在香港上市的交通银行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其股权激励计划涉及股份相当于新股的15%(8.8亿股),约占股本的2%。但同年11月公布的最终方案却大大缩水,只授出750万股,相当于新发行股份总数0.11%,授予对象为6月23日在职的银行总行高管共计10人,而股票增值权须在5年后才能全部行使完毕。
而中行的股权激励计划也是以高管为主。此外,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也都在探索和实践中。
武刚认为,建行应该算是走在股权激励最前端的金融企业。而所谓的增值权计划就目前国情而言,应该算是相对合理的一个折中方案。与完全市场化的期权或分红权相比,增值权计划温和得多。一方面它反映了激励机制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国企的特殊性—— 一家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银行,经营得好,并不完全是管理绩效的体现,其中还有国家信誉和政策支持。
“事实上,在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方面,很多企业都处在‘心动’阶段,多数都在观望。毕竟还没有多少成功的案例可资借鉴,具体该怎么执行,操作过程中会不会遇到政策障碍,有没有后遗症,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武刚表示,建行的员工持股计划进展将对市场产生大而深远的示范效应,因而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