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成品油改革抄底提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 05:57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鸣 孙雷 传言已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正逐渐浮出水面。 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在北京大学一场演讲中透露,未来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将从盯住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办法,改为盯住国际原油价格,“从直接接轨,变成间接接轨。” 此前,10月17日-18日,国家发改委召集地方发改委以及多家石油公司等相关部门在成都召开内部会议,会议的议题正是备受关注的国内油价调整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问题。毕井泉的讲话颇有对此项改革思路的总结之意。 而这显然不是全部。据悉,以此为核心,中国石油管理机制改革也将渐次展开,构成综合一揽子的改革。 改革大思路浮出水面 毕井泉的讲话进一步证实了此前多方渠道关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基本思路的传言。 据悉,国内现行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如下:以上月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市场的一揽子价格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根据基本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等,形成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只有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8%时,国家发改委才会重新确定国内成品油的零售基准价。 按照毕的说法,改革的思路是要改变国内油价盯住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办法,转以盯住原油价格。“就是从直接接轨,变成间接接轨。”他说。 上述做法的好处是,可以让国内的成品油更快地接轨国际。在西方国家,一般成品油随着原油变动的滞后期约为1个月左右。 “这比之前盯住国际成品油价格的思路会更合理一些。” 石化专家、北京异构石油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薇对本报记者说。 陈薇分析,最初有关部门考虑参照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对中国国内季节需求、市场需求等因素难以考虑其中,因为定价完全是根据三地的价格来定。“这样的话,我们炼厂的利润就将非常高。”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则表示,以原油价格为参照可以“从源头解决炼化企业的亏损问题” 。 然而,原油价格并不唯一。“是根据进口的实际到岸价格还是根据期货报价?” 采访中,专家更倾向于按照进口实际到岸价格。“因为现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是一两种代表性原油的期货报价,而我们实际上进口的平均价格要比期货价格低。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期货价格会远高于现货,反之,如果价格下跌,期货低于现货价格。”陈薇说。 在她看来,目前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会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因为不是市场价格”。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