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阳泉维新:山西试验转型基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 10:36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明三

  “这个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投产后每年能处理30万吨煤矸石。”

  谈起日前开工的2×1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国投山西阳泉南煤集团副总经理闫树林语气平静,也很低调。电厂开工时,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于幼军亲临现场,并给工程奠基,这在阳泉历史上绝不多见。

  “十一五”期间,阳泉安排了5个煤矸石发电项目。据阳泉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维新介绍,这些煤矸石项目总投资约40亿,每年可处理煤矸石350万吨。

  目前,阳泉市区周围已经堆起了21座待处理煤矸石山,总量近2亿吨。

  山西寄希望于此类项目的实施,使这座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产业素质的提升,摘掉重污染城市的黑帽子。

  而这仅仅是阳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城市转型的“百项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企业担当转型主体

  阳泉号称中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也是中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2003年,环保总局首次公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排名,山西的临汾、阳泉和大同分列前三位。

  也就是从那时起,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世界性课题进入阳泉人的视野,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转型之路。

  “阳泉未来的城市定位就是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工业基地。” 阳泉市发改委分管经济转型工作的副主任巨建军说,山西准备用15年时间,到2020年基本完成经济转型任务。

  “阳泉在‘十一五’期间将实施232个建设项目,其中118个重点推进。”巨建军说,这些项目包括33个新型能源和新型原材料工业项目、23个新农村建设项目、15个环保项目和4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265亿元。其中2006年需要完成投资73亿元,占到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0%,预计将拉动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

  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为入选项目设置了严格的门槛:技术含量高、能够带动产业升级,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符合地区污染总量控制标准。

  “阳泉在历史上是以煤立市,但煤总有挖完的一天,现在的转型思路是通过能源来发展接替产业。”巨建军将这一思路概括成: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

  同时,巨建军特别强调,“企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主体。”

  在这118项重点工程中,阳泉最大的企业集团阳煤集团就占了12项,总投资占到全部投资的四分之一。

  在巨建军眼里,阳煤集团是阳泉经济转型的典型代表。这个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通过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现在非煤产值已经接近50%。

  阳泉有丰富的铝矾土资源,过去是高等资源、低档利用,要么简单地卖给外地,要么炼制成耐火材料。而现在,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铝工业已上升为阳泉未来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阳煤的五矿现在有煤、有煤矸石电厂、铝厂等等,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区。”潘维新说,从煤发电、氧化铝、电解铝到铝型材,再加上铝合金和铝铸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打造“中国鲁尔”

  阳泉正在进行的城市转型,正当其时。

  “与其它被动转型的城市相比,我们是未雨绸缪。”巨建军认为,阳泉转型抓住了几个有利时机:首先是阳泉赖以生存的煤炭资源,虽然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资源衰竭的征兆,但仍可以支撑40年;其次是近几年形势好转的煤电市场,使企业具备了造血功能,为转型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而他最看好的是,国家从政策环境上给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的支持。“阳泉和太原、大同、长治一起,已经列入了享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的城市。”

  而在此之前,阳泉已被国务院确定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及试点城市。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为这个资源型城市提供了难得的转型机遇和发展空间。

  同样看好阳泉转型机遇的还有长期关注阳泉经济转型的潘维新。

  9月27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刚刚从焦作回来。潘在那里参加“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讨会”,并代表阳泉市长作主题发言,提出阳泉在转型过程中将以德国鲁尔为标本,打造“中国鲁尔区”。

  “阳泉与鲁尔面积差不多,产业形态也很相似。”他说,鲁尔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煤、铁主导产业的衰退而出现结构性危机,现在已经转型为多元发展、新老工业并举的区域经济综合体,阳泉将借鉴其成功经验,从煤炭、电力、煤化工、铝工业、新型建材和现代服务业6个方面推进经济转型。

  “尽管在全市GDP的比重可能会逐步下降,但煤炭和基础原材料仍将是阳泉经济发展的大头。”潘维新的转型思路是,以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为支撑,大力发展其它接续产业。他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文化、城市功能和产业升级这三个层面同时着手。

  山西下一个25年

  阳泉的转型选择在山西这个资源大省具有普遍意义。

  “十一五”期间,山西将围绕四大传统产业(煤炭、电力、焦炭、冶金)和四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煤化工和旅游业)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经济转型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资源型地区如果抛开本地区的比较优势一味强调调产,经济不可能振兴。”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王宏英认为,四老产业在今后二十年内还是山西经济的基础。“没有它们的优化升级,不可能推动经济发展。”

  但是,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已经给山西传统产业敲响了警钟。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这些支撑山西经济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全是国家的宏调对象。“宏观调控对其它省份可能只是局部影响,但在山西却是全面调控。”

  山西省经委的统计数字印证了王的说法。这些数据表明,山西今年的经济运行呈前低后高、稳步回升态势,到7月份经济增长追上了全国平均水平,但8月份又开始回落。

  “这一轮宏观调控,短期内对山西经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压力,但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结果到下半年或明年就会显现出来。”山西省经委经济运行处处长王黎红说,山西需要抓住机遇,加快经济转型步伐,由煤炭资源大省向煤化工产业和深加工转移。

  “经济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王宏英说,山西建成国家能源基地,用了25年时间,要完成经济转型,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山西可能还需要一个25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